生物质颗粒生产过程中的粉尘应该如何处理?
生物质能是指利用光合作用产生的大气、水、土地和其他有机物,即所有有生命的有机物质都被称为生物质能。
生物质颗粒燃料在生产中是否会产生粉尘,造成污染,取决于是否采取有效的环保措施。粉尘污染排放主要表现为有组织的排放和无组织的排放,这些排放将通过排气缸(烟囱)。有时,生物颗粒燃料的生产过程中会出现混合物质。在干燥和添加助燃剂的过程中,部
生物质颗粒供应
生物质颗粒生产过程中的粉尘应该如何处理?
生物质能是指利用光合作用产生的大气、水、土地和其他有机物,即所有有生命的有机物质都被称为生物质能。
生物质颗粒燃料在生产中是否会产生粉尘,造成污染,取决于是否采取有效的环保措施。粉尘污染排放主要表现为有组织的排放和无组织的排放,这些排放将通过排气缸(烟囱)。有时,生物颗粒燃料的生产过程中会出现混合物质。在干燥和添加助燃剂的过程中,部分废气将通过烟囱排放。此外,由于地形、风速、风向、气温、湿度、距离敏感性等因素的影响,原料堆垛过程也会有组织地排放微粒粉尘。
与燃煤相比生物质燃料具有自身的特点
1、木本燃料的生物活性较高,可能引起料堆发热并损失干物质,且贮藏点的含尘量和孢子含量很高,在燃料储运过程中会引起健康和安全问题。
2、生物质燃料可燃基挥发分含量在70%以上,干燥后具有很好的着火特性,燃点大概400℃左右。
3、生物质S和N含量较低,代替部分燃煤可减少SO2和NOx的排放。
4、灰中的K、Na含量相对较高,灰熔点大概在800-1000℃,高温下碱金属析出容易导致飞灰团聚和受热面结渣。
5、部分生物质Cl含量相对较高,燃烧释放出高浓度HCl进入锅炉尾气会引起受热面高温腐蚀。
解析生物质颗粒的标准
(3)
生物质颗粒燃料中灰分测定分析时,由于大部分生物质颗粒燃料中碱金属K、Na和CI元素等含量都远远高于煤,并且它们组成的无机有机化合物大多在600C
温度以上就开始挥发,所以我国灰化温度815℃下测得的灰成分结果可能偏低,将不能正确反应测试样品中矿物质含量;而欧盟标准和美准所选择的
(550±10)℃、(575±20)℃和(590±10)℃作为生物质颗粒燃料灰分测定温度,均未超过600℃,不受化合物的挥发情况影响,故灰分测定
分析时,灰化温度不超过600℃是比较理想温度。
(4)
生物质颗粒燃料中水分测定分析时,由于生物质颗粒燃料中含有的低碳分子碳氢化合物可能有少量的特易挥发物质存在,这些物质的挥发温度一般在110℃以上。
所以,力了减少生物质中水分测定值的偏差,欧盟标准和美准的生物质颗粒燃料水分测定温度为(105±2)℃,我国规定温度为
(105~110)℃,都没有超过110℃。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