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大多数城市土地开发强度大,仅在场地采用分散式源头消减措施,难以维持开发前后径流总量和峰值流量等基本不变,所以必须借助中途、末端等综合措施,从平面拦截到立体拦截,“变平地为凹凸不平地”,同时根据城市特点,为50年一遇或100年一遇洪水预留出路。
国外经验不宜照搬,但也能为我国海绵城市建设提供思路,结合国情制订“特色”的技术路线和措施。住建部章林伟对此表示,我国海绵城
海绵城市建设条件

我国大多数城市土地开发强度大,仅在场地采用分散式源头消减措施,难以维持开发前后径流总量和峰值流量等基本不变,所以必须借助中途、末端等综合措施,从平面拦截到立体拦截,“变平地为凹凸不平地”,同时根据城市特点,为50年一遇或100年一遇洪水预留出路。
国外经验不宜照搬,但也能为我国海绵城市建设提供思路,结合国情制订“特色”的技术路线和措施。住建部章林伟对此表示,我国海绵城市建设的技术路线只有12个字“源头减排、过程控制、系统治理”,而主要工程技术措施则更简练,只有6个字“渗、滞、蓄、净、用、排”,但要真做到这18个字,并非易事。
海绵城市水系统智能监测体系研究。以物联网技术为主导,以计算机通信网络和各采集控制终端为基础,研究集高新技术应用为一体的城市水系统智能化监测体系,实现信息数字化、控制自动化、决策智能化,使得感知内容全覆盖、采集信息全掌握、传输时间全天候、应用贯穿全过程,为海绵城市年径流总量控制率、面源污染削减率目标的评估以及海绵措施的维护管理等提供基础数据。
如何理解「海绵城市」的概念?
解决城市内涝有一个很直接粗暴的良方——重修排水系统。然而太贵,我国也才刚刚一只脚迈入小康,表示换不起,也不好换。所以也就有了第二个次级语境问题,在不大兴土木重修地下排水管网、尽量减少投资的前提下,解决城市内涝。这也才正式轮到LID思想抛头露面。重点就在于海绵城市的雨水阻滞能力,缓解城市排水系统的单位时间内的压力。到这里,逻辑没任何问题。然而这不意味着就有了宏观、中观、微观的具体方了。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