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螺杆挤出试验机运转中的检查
2.1主电机的电流是否稳定,若波动较大或急速上升,应暂时减少供料量,待主电流稳定后再逐渐增加。应平稳的进行调速。螺杆在规定的转速范围内(0——600r/min)。双螺杆挤出试验机正常停车顺序(1)将喂料机螺杆转速调至零位,按下喂料机停止按钮。2.2检查齿轮减速分配传动箱和主机筒体内有无异常声音,若有异常现象,应立即停机排除。
2.3机器
双螺杆色母造粒机

双螺杆挤出试验机运转中的检查
2.1主电机的电流是否稳定,若波动较大或急速上升,应暂时减少供料量,待主电流稳定后再逐渐增加。应平稳的进行调速。螺杆在规定的转速范围内(0——600r/min)。双螺杆挤出试验机正常停车顺序(1)将喂料机螺杆转速调至零位,按下喂料机停止按钮。2.2检查齿轮减速分配传动箱和主机筒体内有无异常声音,若有异常现象,应立即停机排除。
2.3机器运转中不应有异常振动,蹩劲等现象,紧固部分应无松动。
2.4检查温控、加热、冷却系统工作是否正常。
2.5水冷却系统管道通畅,且无泄漏现象。
2.6双螺杆挤出试验机检查喂料机下料是否正常,螺杆吃料是否均匀。
2.7经常检查机头出条是否稳定均匀,有无断条阻塞、塑化不良或过热变色等现象。
双螺杆挤出机螺纹套攻螺纹
1.丝锥及铰扛
(1)丝锥
丝锥是用来加工较小直径内螺纹的成形刀具,一般选用合金工具钢9SiGr制成,并经热处理制成。通常M6——M24的丝锥一套为两支,称头锥、二锥;M6以下及M24以上一套有三支、即头锥、二锥和三锥。
每个丝锥都有工作部分和柄部组成。工作部分是由切削部分和校准部分组成。轴向有几条(一般是三条或四条)容屑槽,相应地形成几瓣刀刃(切削刃)和前角。切削部分(即不完整的牙齿部分)是切削螺纹的重要部分,常磨成圆锥形,以便使切削负荷分配在几个刀齿上。头锥的锥角小些,有5——7个牙;二锥的锥角大些,有3——4个牙。3、挤出机使用500小时后,减速箱中会有齿轮磨下来的铁屑或其它杂质,所以,应清洗齿轮同时更换减速箱润滑油。校准部分具有完整的牙齿,用于修光螺纹和引导丝锥沿轴向运动。柄部有方头,其作用是与铰扛相配合并传递扭矩。
(2)铰扛
铰扛是用来夹持丝锥的工具,常用的是可调式铰扛。旋转手柄即可调节方孔的大小,以便夹持不同尺寸的丝锥。铰扛长度应根据丝锥尺寸大小进行选择,以便控制攻螺纹时的扭矩,防止丝锥因施力不当而扭断。
2.双螺杆挤出机螺纹套攻螺纹前钻底孔直径和深度的确定以及孔口的倒角
(1)底孔直径的确定
丝锥在攻螺纹的过程中,切削刃主要是切削金属,但还有挤压金属的作用,因而造成金属凸起并向牙尖流动的现象,所以攻螺纹前,钻削的孔径(即底孔)应大于螺纹内径。双螺杆挤出机齿轮箱作为平行双螺杆挤出机十分重要的部件,其结构设计好坏直接影响到整台机器系统的正常运行。底孔的直径可查手册或按下面的经验公式计算:脆性材料(铸铁、青铜等):钻孔直径d0=d(螺纹外径)-1.1p(螺距)塑性材料(钢、紫铜等):钻孔直径d0=d(螺纹外径)-p(螺距)
(2)钻孔深度的确定
攻盲孔(不通孔)的螺纹时,因丝锥不能攻到底,所以孔的深度要大于螺纹的长度,盲孔的深度可按下面的公式计算:孔的深度=所需螺纹的深度+-.7d
(3)孔口倒角
攻螺纹前要在钻孔的孔口进行倒角,以利于丝锥的定位和切入。倒角的深度大于螺纹的螺距。
3.双螺杆挤出机螺纹套攻螺纹的操作要点及注意事项
(1)根据工件上螺纹孔的规格,正确选择丝锥,先头锥后二锥,不可颠倒使用。
(2)工件装夹时,要使孔中心垂直于钳口,防止螺纹攻歪。
(3)用头锥攻螺纹时,先旋入1——2圈后,要检查丝锥是否与孔端面垂直(可目测或直角尺在互相垂直的两个方向检查)。当切削部分已切入工件后,每转1——2圈应反转1/4圈,以便切屑断落;同时不能再施加压力(即只转动不加压),以免丝锥崩牙或攻出的螺纹齿较瘦。螺杆片材挤出机的使用包括机器的安装、调整、试车、操作、维护和修理等一系列环节,它的使用具有一般机器的共性,主要表现在驱动电机和减速变速装置方面。
(4)攻钢件上的内螺纹,要加机油润滑,可使螺纹光洁、省力和延长丝锥使用寿命;攻铸铁上的内螺纹可不加润滑剂,或者加煤油;攻铝及铝合金、紫铜上的内螺纹,可加乳化液。
(5)不要用嘴直接吹切屑,以防切屑飞入眼内。
双螺杆挤出机在启动加温的工序上都是将几个段位的温度还翻开开端加温,当然这种办法也是比拟常用的,但如许往往会在螺杆的温度抵达必然的目标后,模头的温度还没有到达,因而人人在这种状况下普通是对螺杆进行保温,然后等模头的温度渐渐升到设定温度后才开端开机,如许的做法是zui省电的。 双螺杆挤出机是指在固体粉料与液体共存并以固相为主的分散体中,利用分散体的自粘性,通过强制方式使固体粉料基本微粒相互粘接、增大。包括仪表控制系统、PLC控制系统,前者压力控制显示熔体压力,测试功能只有显示功能,而后者显示熔体压力并实现闭环控制,实现测试单元的串口通信。并形成一定形状和粒度均匀,集中的颗粒群。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