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种污泥的选择与处理
可引进同类特征废水的污泥接种,应尽量选用含菌多的污泥,如城市废水处理厂厌氧消化污泥,经脱水的厌氧、好氧污泥,以及长期贮存、排放废水的阴沟、水塘污泥等。对过稠的接种污泥,可用水稀释、过滤、沉淀,去除污泥中夹带的大颗粒固体和漂浮杂物。
影响调试的因素
影响调试的因素,除接种污泥外,还有废水
养老院污水处理设备
接种污泥的选择与处理
可引进同类特征废水的污泥接种,应尽量选用含菌多的污泥,如城市废水处理厂厌氧消化污泥,经脱水的厌氧、好氧污泥,以及长期贮存、排放废水的阴沟、水塘污泥等。对过稠的接种污泥,可用水稀释、过滤、沉淀,去除污泥中夹带的大颗粒固体和漂浮杂物。
影响调试的因素
影响调试的因素,除接种污泥外,还有废水的水质特征、有机质负荷和有毒污染物负荷、环境条件、填料种类等。厌氧调试所需时间较长,一般16~24周不等。⑴pH值pH值变化将直接影响产菌的生存与活动,厌氧池pH值应维持在6.5~7.8之间,范围在6.8~7.5左右。厌氧池具有一定的缓冲能力,正常运行时,进水pH值可略上述值。
⑵温度采用中温调试。大多数产菌的适宜温度在中温35~40℃之间,中温条件下,产菌种类多,易培养驯化、活性高。应控制厌氧池温度波动范围一般1d不宜超过±2℃,避免温度超过42℃。
⑶碱度合理的厌氧池碱度(以CaCO3计)范围为2000~4000mg/L,⑷基质的碳、氮、磷比例及微量元素厌氧处理要维持正常运行,废水中必须含有足够的用以合成自身细胞物质的化合物。菌的主要营养物质为氮、磷、钾和硫及其它必需的微量元素。厌氧池中营养物质比例一般取BOD5:N:P=(200~300):5:1,而生物接触氧化池和生物铁微电解池中主要营养物质的比例一般取BOD5:N:P=100:5:1。所需要的微量元素非常少,但微量元素的缺乏能够导致活力下降,在调试阶段应加适量的微量元素。
生化池运行状态判断
生化池运行状态可根据以下情况判断:
⑴颜色:运行良好时混合液呈棕褐色,且色泽鲜明;运行恶化时呈深褐色或黑色。
⑵气味:运行良好时不产生讨厌气味,应为略带霉味的泥土气味;运行恶化时废。
水有一种类似鸡蛋的恶臭味。
⑶泡沫:在生化池内出现少量的泡沫,属正常现象;在出水中出现白色泡沫翻滚,表示悬浮固体浓度过高。
⑷pH值:运行正常,pH值应在6.5~8.5之间,若下降,可能是曝气过量,有毒物质进入,可加入生石灰(或工业Na2CO3)进行调节。
当厌氧池调试完成之后,好氧生化池运行正常,整个调试工作基本结束。
1)进水泵房水位在保证进水系统不溢流的前提下尽量控制在高水位运行;
2)依据砂水分离器处理能力与砂浆沉淀池体积的对比来确定排砂周期;
3)生化池ORP主要根据厌氧池放磷情况、好氧池吸磷和硝化的情况来确定。一般情况下,厌氧池的DO小于0.2mg/L,好氧池的DO约为2.0mg/L;厌氧池的ORP小于-250mV,好氧池的ORP大于40mV;
4)通过对厌氧池、好氧池进行监测,当明显存在磷的释放和吸收时,厌氧池的盐在0.5mg/L以下;
5)出水氨氮下降时,TP值上升,脱氮与除磷之间存在矛盾,运行中应兼顾两个指标,即努力控制降低回流污泥中NO3--N对生物除磷的影响;
6)要想得到良好的除磷效果,污泥龄应12d(比设计值低),否则除磷效果不稳定;
7)污泥浓度MLSS根据污泥负荷来确定,设计污泥负荷为0.08kgBOD5/kgMLSS˙d,因此污泥浓度MLSS应维持在3.0g/L左右;
8)若BOD5较低时,应以除磷为主,调节剩余污泥排放量来调整污泥龄,使污泥龄在5~12d之间;
9)污泥沉降比SV能直接反映活性污泥的情况,好氧段污泥一般控制在15%~30%,回流污泥一般控制在20%~40%;
10)剩余污泥排放周期及日排放量、泥面高度依据污泥龄SRT确定。
11)根据进水量的大小,调整构筑物的运行状况(单池或双池),以保证的除磷效果。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