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渐渐地把注意力集中到金属管方面,改变金属管的儿何形状,使其内外表面产生相应的波纹。这样,它既具有同胶管一样的挠性,同时,又具有耐高温、耐低温、耐老化、耐腐蚀性能。于是,作为金属软管本体的金属波纹管就这样产生了。1855年,德国先发表了制造波纹管的专利。它是利用当时已有的制造首饰的原理来制造波纹管的。汽1油、煤油、酸、碱等腐蚀性的介质,若用胶管来输送,当然不行。三十年以后,法国的E·Levavas seur与德国的H·Witzenmann合作研制新型金属波纹管,于1885年8月获得了法国和德国的专利权。这是用截面为s形的金属带在设备上绕制而威的螺旋波纹管,它们用橡胶带、棉织物或石棉绳填垫在相邻两匝的咬口处,以利于波纹管内腔的密封。 式:通径为100毫米以下的各种金属软管的接头,在要求装卸的使用条件下,一般采用式。它常用氟塑料或特种橡胶制成的“O”形密封圈 密封。当手把搬动一定的角度以后,相当于多头螺纹的爪指被锁紧;“O”形密封圈被压得越紧,其密封性能越好。该结构在火场、战地及其它必须快装快卸的场合 为适宜。网套是由相互交叉的若干股金属丝或若干绽金属带按一定顺序编织而成的,以规定的角度套装在金属波纹管的外表面,起着加强和屏蔽的作用。在几秒钟的时间内,不需配用任何工具,就可以对接或拆开一组接头。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