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的道路交志,通常使用颜料、油漆、木材、铁皮制成,仅仅能够在 良好视线状态下进行简单的近距离识别。
20世纪初,董祺芳博士(美籍华裔)发明并研制了新型反光膜技术,应用于 道路交志制造业,令该领域安全识别功能得到显著提升。有这样一组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实例为证:2010年4月,南京郑和高架通道下关大桥双向S形弯道陡坡段,增设52套线形诱导和警告主动发光标志,重
主动发光标志牌

原始的道路交志,通常使用颜料、油漆、木材、铁皮制成,仅仅能够在 良好视线状态下进行简单的近距离识别。
20世纪初,董祺芳博士(美籍华裔)发明并研制了新型反光膜技术,应用于 道路交志制造业,令该领域安全识别功能得到显著提升。有这样一组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实例为证:2010年4月,南京郑和高架通道下关大桥双向S形弯道陡坡段,增设52套线形诱导和警告主动发光标志,重大交通事故再无发生。尤其是在夜间,强 烈的车辆“远光灯”照射到交志板面反光膜材料,产生定向回归(逆反射)光 源,使得车辆的驾驶人能够远距离视认信息内容。近一个世纪以来,的道路 环境依赖着逆反射原理的交志制造技术。但该技术的缺陷也显而易见,车 辆的“远光灯”会导致灯光区的非机动车和行人处于视觉盲区,而不打开或不具 备“远光灯”条件的交通参与者在黑暗状态下无法识别标志信息内容,交通秩序 和安全因此产生多重隐患。
产品标准化的形成环境存在困难。同时,为了使驾驶员安全的停止在路口,在“STOP)标志前均设置了警告标志,预告前方需要停车让行。我国的道路交志实施的 是强制性,即《道路交志和标线》(GB 5768 )。至今也仅仅是开了 一个口子“道路交志的光学模式有逆反射式、发光式、照明式”。而主动发 光式道路交志的工艺、设计、设置、验收等规范在该标准中几乎没有提及,标 准依旧主要是介绍逆反射式道路交志技术。这样使得主动发光道路交 志在开始的推广应用中非常乏力。
我们的研究分为三大部分,其中一部分是道路交志光学视认性能。
经过研究,我们把交志的视认性能分为三类,首类是逆反射式;第二类是照明式;第三类是主动发光式。这个分类,已经收录进交通百科全书。
逆反射式,是目前在用已久的基础的交志,从它的结构上来说,就是把反光膜贴在金属版面上。这个标志很简单,既不能满足全天候环境下的视认,对于一些没有车灯、或者灯光不足的道路使用者,是无法识别它的。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