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强化领导,高点规划,高位推动。成立由县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的食用菌产业领导小组,先后赴河南、黑龙江、河北等地进行考察学习,结合山阳实际,编制了《山阳县食用菌产业翻番发展规划》,着力打造“一心、两带、三流域、六园区”整流域推进、大园区发展格局,“一心”即:高坝亿袋食用菌工厂化菌包生产中心;“二带”即:十里至银花食用菌产业带,色河至板岩食用菌产业带;“三流域”即
食用菌烘干食用菌烘干机

一是强化领导,高点规划,高位推动。成立由县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的食用菌产业领导小组,先后赴河南、黑龙江、河北等地进行考察学习,结合山阳实际,编制了《山阳县食用菌产业翻番发展规划》,着力打造“一心、两带、三流域、六园区”整流域推进、大园区发展格局,“一心”即:高坝亿袋食用菌工厂化菌包生产中心;“二带”即:十里至银花食用菌产业带,色河至板岩食用菌产业带;“三流域”即:高坝油匠河流域、十里磨沟河流域、两岭洛马河流域;(菌丝相连时及时脱去外套袋)刺大孔:第三次刺孔应在菌丝长满半月后瘤状物达2/3时刺大孔,刺孔筷子头粗细即可(5毫米左右),每袋刺孔50—80个,刺孔多少根据袋子干湿度、袋子大小情况掌握和养菌环境而定,刺孔后三四天内不要湿水。“六园区”即:十里磨沟里、中村沟口、两岭刘家庄、板岩安门口、高坝井岗和街道六个食用菌园区,计划2018年到2020年,全县食用菌规模由5000万袋发展到2亿袋。
二是精心组织,积极引进,扎实推进。以“一心、两带、三流域、六园区”建设为抓手,精心策划项目,积极走访洽谈,先后与杨凌天河公司和陕西元丰集团对接,注册成立了山阳和丰阳光食用菌公司,投资4.05亿元建设100个食用菌基地、1个工厂化菌包生产中心;与西峡鸿洋公司洽谈,签订了总投资1.2亿元的合作协议,在两岭镇建设食用菌基地和加工车间;智能拌料系统可实现:定时自动搅拌、定量自动加水、拌料完成自动输送、电机过载保护、故障报警:装袋扎口一体机自动上料系统,拌料机与装袋机无缝对接。与诚惠生态农业公司对接,在板岩镇投资2亿元建成了集食用菌生产、加工为一体,食用菌、光伏产业相结合的产业园区。 三是改变方式,转变模式,结实链接。采取“公司+合作组织+园区+基地+农户(贫困户)”以大带小联动发展模式,一改过去的家庭分散经营方式。把公司作为,承担食用菌产业链条中具风险的上、下游工作,与合作组织按协议或合同进行合作,负责产品

一、菌丝体培养 采用高压或常压灭菌,按常规法进行接种,培养达到生理成熟的菌丝体。也可以用高温强碱处理的发酵料培养菌丝体。具体方法:配料时加4%生石灰,以石灰水形式加入料内,拌匀。然后以1000公斤为1堆,堆积发酵。当料温达到60℃时,维持24小时,翻堆,反复进行2~3次。当原料手握感觉有弹性、呈茶褐色、无异味、pH值为7.5、含水量65%时,摊开降温。所用原料可以是棉籽壳、玉米芯或其他代用料。使用的jun种应是经试验在当地综合性状表现良好的适用jun种。 二、遮阳棚建造 选择菜园、庭院或沙壤土质的地方建棚。棚内挖长20米、宽1.3米、深0.22米的畦,两畦为一棚。畦中间留人行道,四周整实。菇农只要做好出菇管理环节即可,将劳动强度很大的配料、拌料、装袋等工序由工厂化生产企的机械设备完成,极大地降低了劳动强度。起拱时用直径4厘米以上的毛竹对折成拱,然后用横竹加固,上覆薄膜并加盖草苫。

菌袋摆放 把长30厘米的袋子脱掉薄膜,按倾斜75度角摆放菌袋,直至满畦。放袋时需认真检查菌袋是否gan染杂菌。若有,应用利器剔除,以防蔓延。覆土处理 覆土材料以壤土为佳,冬季和早春用1%的石灰粉处理,晚春、早秋及夏季用3%石灰粉处理。处理后的土壤可用来覆盖菌袋,以袋上端土厚1.5厘米为宜,并用扫帚扫平.guan水要求 可用水泵抽地下水或其他清洁水,从畦的一端漫灌,直到畦内充分渗透,并让水在畦内保持12小时。经此法漫灌,覆土一部分可能下沉。待畦内水渗透完后,再撒一层土整平,然后泼营养水(由2%尿素、0.2%硫酸镁、锌及微量的恩肥、高美施或其他生长素、高效液体复合肥组成)。 六、高产技术 采用该技术,每采一茬菇可灌1次营养水,使菌丝体保持养分、水分充足,延长菌丝的生命和出菇期。在出菇过程中,土壤不断供给菌丝体养分、水分,所以出2~3茬时仍然菇体肥大、鲜嫩。它由锅和炉两部分组成:锅是锅炉接受热量,并把热量传给工质的受热面系统。由于棚内湿度适宜,遮阳良好,从小菇蕾形成到成熟采收,克服了常规栽培空间湿度难以控制和菌袋难以补给养分、水分的弊端,加上微肥、ji素、生长素可以随guan水渗入土壤,便于菌丝体吸收利用,所以能获得稳产高产,高效。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