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碳浓度1.原因和危害:如果渗碳被迅速加热,温度太高,或者渗碳为固体时使用了新的渗碳剂,或者强渗透剂太多,则渗碳浓度太高。当碳浓度太高时,在工件表面上会出现块状粗大碳化物或网状碳化物。由于形成了这种硬而脆的结构,渗碳层的韧性急剧降低。并且在淬火期间形成高碳马氏体,并且在研磨过程中很可能发生研磨裂纹。2.预防方法1不能急剧加热,必须使用适当的加热温度,以免钢的晶粒长大。如果在渗碳
热处理设备

高碳浓度
1.原因和危害:如果渗碳被迅速加热,温度太高,或者渗碳为固体时使用了新的渗碳剂,或者强渗透剂太多,则渗碳浓度太高。当碳浓度太高时,在工件表面上会出现块状粗大碳化物或网状碳化物。由于形成了这种硬而脆的结构,渗碳层的韧性急剧降低。并且在淬火期间形成高碳马氏体,并且在研磨过程中很可能发生研磨裂纹。
2.预防方法
1不能急剧加热,必须使用适当的加热温度,以免钢的晶粒长大。如果在渗碳过程中晶粒较粗,则应在渗碳后通过正火或两次淬火对其进行细化。
2严格控制炉温均匀度,且波动幅度不宜过大。应特别注意反射炉中的固体渗碳。
3对固体进行渗碳处理时,应按新旧比例使用渗碳剂。渗透剂使用4-7%的BaCO3,而不使用Na2CO3作为渗透剂。
碳浓度太低
1.原因和危害:如果温度波动很大或渗透剂太小,表面的碳浓度将不足。理想的碳浓度在0.9到1.0%之间,0.8%C,并且零件容易磨损。
2.预防方法:
1渗碳温度一般采用920-940°C。如果渗碳温度过低,则碳浓度过低,渗碳时间延长。如果渗碳温度太高,晶粒会变粗。
2渗透剂(BaCO3)的含量应不少于4%。
影响气体渗碳过程的主要因素如下:
一种。温度和时间碳向钢中的大渗透速度受到碳在奥氏体中的扩散速率的限制。随着温度的升高,扩散速率大大增加。碳在920°C的渗透速率比870°C快40%。确定工件的材料,渗碳温度和碳势后,将根据渗碳层的深度确定渗碳时间,浅渗碳一般约为2-3小时。
湾渗碳气氛各种渗碳剂或渗碳气体在高温下会产生不同的活性碳原子。为了评估气氛的渗碳能力,当将钢部件的碳含量(奥氏体状态)与炉内气氛动态平衡时,将钢片表面的实际碳含量称为碳势。设定温度。并控制碳势来控制大气的渗碳能力。
C。钢的化学成分钢中的合金元素对钢吸收碳的能力以及碳向内部扩散的影响很大。 Mn,B和Ti碳化物形成元素可以增加层表面的碳含量,具有更高的韧性,并适当地提高淬透性。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