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力传感器在机器人上的应用
随着工业技术的发展,机器人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其高效的工作效率,大大提升了企业的生产能力。然而工业机器人并不能很好的检测他们周围环境,需与的仪器结合才能实现某些功能。随着越来越多各种不同的传感器引入到机器人上,使得机器人更加敏感,更加智能化。在此简单介绍下,测力传感器在机器人中的5种应用:
1.恒力
力矩
tecsis环形测力传感器
测力传感器在机器人上的应用
随着工业技术的发展,机器人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其高效的工作效率,大大提升了企业的生产能力。然而工业机器人并不能很好的检测他们周围环境,需与的仪器结合才能实现某些功能。随着越来越多各种不同的传感器引入到机器人上,使得机器人更加敏感,更加智能化。在此简单介绍下,测力传感器在机器人中的5种应用:
1.恒力
力矩传感器首
l次制造出来,是用于打磨、抛光等应用。由于这些应用都很难实现自动化,因为机器人需要某些力反馈来确定它推动的力够不够。
通过在程序中引入力反馈回路,可以很轻易地让这些应用实现自动化,实现制造流程的一致性。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使用一个外部装置,而不是机器人制造商提供的嵌入式解决方案。
目标定位
实际应用中,好多用户通常认为,零部件定位和定量的唯
l一方法是使用视觉传感器。但实际上这不是唯
l一的解决方案。不可否认,视觉系统是零部件定位或量化的好方式,但采用力传感器来寻找和检测零部件也是可行的。确定他们在X-Y平面上的位置是一回事,确定他们所处的高度又是另一回事。实际上,要做到这一点,需要一套3D视觉系统。如果是一堆物体,则不需要知道整堆物体的确切树良,只需要每次去那堆物体里找就可以了。机器人只需确定那堆物体的高度,然后不断调整其抓取高度就可以了。
另一种使用力传感器的搜索功能是传感器的“自由模式”。这有可能是未能充分利用测力传感器的参数。“自由模式”或“零重力”模式可以“解放”机器人的轴,这将使它能够提高其合规性。例如,如果想在一台数控机床上拧紧一个零件,则可以解放2个轴让零件能完
l美地合上,同时还保持着一定的抓力。这就使得力全部作用在零部件的中心,不会有额外的力作用在机器人的轴上
测力传感器的处理工艺有哪些?
恒温时效法
恒温时效即可消除机械加工产生的残余应力,又能消除热处理引入的残余应力。LY12硬铝合金在200℃高温下恒温时效时,残余应力释放与时效时间关系表明,保温24小时,可使残余应力下降50%左右。
机械法
机械法稳定性处理,多在测力传感器电路补偿与调整和防护密封后,基本形成产品时进行。主要工艺有脉动疲劳法、超载静压法和振动时效法。
脉动疲劳法
将测力传感器安装在低频疲劳试验机上,施加上限为额定载荷或120%额定载荷,以每秒3~5次的频率进行5000~10000次的循环。可有效的释放弹性元件、电阻应变计、应变粘结剂胶层的残余应力,提高零点和灵敏度稳定性的效果极为明显。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