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绵城市的概念及其由来
一是缓解城市内涝。近些年来,逢雨必涝已成我国大中城市的,据住建部2010年对国内351个城市排涝能力的专项调研显示,2008年至2010年,有62%的城市发生过不同程度的内涝,其中内涝灾害超过3次以上的城市有137个。很多城市对雨水的吸蓄能力差,下水道又不完善,河道承接能力不足,“城中看海”现象非常严重。建设海绵城市就是要吸蓄雨水,提升防洪能力,削
环保海绵城市建设

海绵城市的概念及其由来
一是缓解城市内涝。近些年来,逢雨必涝已成我国大中城市的,据住建部2010年对国内351个城市排涝能力的专项调研显示,2008年至2010年,有62%的城市发生过不同程度的内涝,其中内涝灾害超过3次以上的城市有137个。很多城市对雨水的吸蓄能力差,下水道又不完善,河道承接能力不足,“城中看海”现象非常严重。建设海绵城市就是要吸蓄雨水,提升防洪能力,削减江河径流量,减少城市洪涝损失。
二是改善热岛效应。如果地下储存了大量的水资源,夏季的城市便能够地、很好地降温,降低气温等于节约空调用电,节约空调用电等于减少发电时的资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
雨水的收集途径主要分为以下3类
(1)路面及其公共区域汇集的雨水
路面上所汇集的雨水有以下特点:污染多,污染程度大,汇水面较分散,初期雨水水质差。
(2)绿化区域汇集的雨水
绿化区域汇集的雨水,经过绿化的表面沉积、渗滤、泥沙含量少,但是这种雨水会含有较多(绿化)的肥料、(植物腐烂形成的)腐殖质和其他可溶性物质,雨水成分也比较复杂。
(3)屋顶所汇集的雨水
屋顶雨水在3种雨水中水质相对较好,主要含一些固体颗粒(降尘造成)。且屋顶雨水汇水面较集中,较易收集。
如何建设海绵城市
引入技术为海绵城市建设提供技术支持
要注意对城市的地下管网进行维修检查,避免因强降雨或者其它地质灾害造成损失。推广这些新技术建设海绵城市,可以改善地下水资源,改善土壤环境,减少城市生活和工业污水的排放,从而改善整个城市的水资源状况。因此要建立全民惜水的社会环境,让大家都意识到水资源的重要性,并且从立法上开始建立对水资源的保护和规范节约使用的制度,同时要鼓励大家有全民监督的意识,让大家都参与到对水资源的保护利用的事项中来,甚至从水资源的规划开始就应有专门的组织监督建设,除了合理保护利用水资源,还可以引申出相关的亲水产业和亲水文化,丰富城市文化生活。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