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鹃植物形态特征
落叶或半常绿灌木,高2-5m。多分枝,幼枝密被红棕色或褐色扁平糙伏毛,老枝灰黄色,树皮纵裂。花芽卵形,背面中部被褐色糙伏毛,边缘有睫毛。叶二型;春叶纸质,较短,夏叶革质,较长,卵状椭圆形或长卵状披针形,长3-6cm,宽2-3cm,先端锐尖,具短尖头,基部楔形,全缘,表面疏被淡红棕色糙伏毛,背面密被棕褐色糙伏毛,脉上更多。花2-6朵,成伞形花序,簇生枝端;
进口杜鹃花

杜鹃植物形态特征
落叶或半常绿灌木,高2-5m。多分枝,幼枝密被红棕色或褐色扁平糙伏毛,老枝灰黄色,树皮纵裂。花芽卵形,背面中部被褐色糙伏毛,边缘有睫毛。叶二型;春叶纸质,较短,夏叶革质,较长,卵状椭圆形或长卵状披针形,长3-6cm,宽2-3cm,先端锐尖,具短尖头,基部楔形,全缘,表面疏被淡红棕色糙伏毛,背面密被棕褐色糙伏毛,脉上更多。花2-6朵,成伞形花序,簇生枝端;花梗长约5-8mm;四季绿色,四季开花,有黄、红、白、紫四色奇观,四季栽培,美化环境。花萼5深裂,裂片卵形至披针形,长3-7mm,外面密被糙伏毛和睫毛;花冠宽漏斗状,玫瑰色至淡红色、紫色,长3-5cm,5裂,裂片近倒卵形,上方1瓣及近侧2瓣里面有深红色班点;雄蕊10,稀7-9,花丝中下部有微毛,花药紫;子房卵圆形,5室,长5-8mm,密被扁平长糙毛,花柱细长。蒴果卵圆形,长1-1.2cm,密被棕色糙毛,花萼宿存。花期4-6月,果期7-9月。
施肥
在每年的冬末春初,对杜鹃园施一些有机肥料做基肥。4-5月份杜鹃开花后,由于植株在花期中消耗掉大量养分,随着叶芽萌发,新梢抽长,可每隔15天左右追一次肥。入伏后,枝梢大多已停止生长,此时正值高温季节,生理活动减弱,可以不再追肥。在花季中绽放时即使杜鹃总是给人热闹而喧腾的感觉,而不是花季时,深绿色的叶片也很适合栽种在庭园中做为矮墙或屏障。秋后,气候渐趋凉爽,且时有秋雨绵绵,温湿度宜于杜鹃生长,此时可做一次追肥,入冬后一般不宜施肥。
合理施肥是养好杜鹃的关键,喜肥又忌浓肥,在春秋生长旺季每10天施1次稀薄的饼肥液水,可用淘米水、果皮、菜叶等沤制发酵而成。在秋季还可增加一些磷、钾肥,可用鱼、鸡的内脏和洗肉水加淘米水和一些果皮沤制而成。除上述自制家用肥料外,还可购买一些家用肥料配合使用,但切记要“薄”肥适施。入冬前施1次干肥(少量),换盆时不要施盆底肥。(2)枝条粗短有力,当年生枝绿色或红色,与花色相关,红枝多开红色花,绿色枝条开白、桃红色花。另外,无论浇水或施肥时用水均不要直接使用自来水,应酸化处理(食醋),在pH值达到6左右时再使用。
杜鹃花如何管理才能不枯萎
由于杜鹃花在花期一般放在室内,见光会大量减少。而花后就需要逐步的增加光照,不过由于夏季的光照比较强烈,所以不能立刻放在光照下,需要慢慢的适应散射光。花期一般浇水也比较少,而花后就要慢慢增加,让植株有充分的水分吸收。一般夏季每天都要浇水1次,秋季可两到三天浇1次。除了日常浇水外,还可以往叶子上喷水,提高空气的湿度。毛鹃花大单瓣,宽漏斗状,少重瓣,花色一般为红、紫、粉白及复色。花期后要及时的追肥,一般每15天就要施一次,等到气温较高的时候,杜鹃花生长减缓,就可以停止施肥了。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