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制取氧气编辑实验原理MnO2H2O2==2H2O+O2↑实验药品3%过氧1化氢溶1液、小木条、二氧化锰固体实验步骤在试管中加入少量过氧1化氢溶1液,把带火星的小木条放在试管口,观察现象(无明显现象)在试管中加入少量二氧化锰,观察现象(出现大量气泡,木条复燃)当停止生成气泡时,继续加入过1化氢溶1液,观察现象(出现大量气泡,木条复燃)化学方程式:
影响
工业级70%双氧水

实验室制取氧气编辑实验原理MnO2H2O2==2H2O+O2↑实验药品3%过氧1化氢溶1液、小木条、二氧化锰固体实验步骤在试管中加入少量过氧1化氢溶1液,把带火星的小木条放在试管口,观察现象(无明显现象)在试管中加入少量二氧化锰,观察现象(出现大量气泡,木条复燃)当停止生成气泡时,继续加入过1化氢溶1液,观察现象(出现大量气泡,木条复燃)化学方程式:
影响双氧水分解的主要因素
影响双氧水分解的主要因素有:温度、pH值、杂质和光等。
(1)温度。双氧水在较低的温度和浓度时是较稳定的,但当加热到高于153℃时,便会发生猛烈的爆1炸性分解。
(2)pH值。介质的酸碱度对双氧水的稳定性有很大影响。在酸性条件下,双氧水较稳定,但在碱性条件下,则很不稳定,能分解。
(3)杂质。杂质是影响双氧水分解的重要因素。很多金属杂质如Fe2+、Mn2+、Cu2+、Cr3+等都能加速其分解。所以工业品中因含较多的金属离子杂质,必须加入稳定剂来抑制其催化分解作用。另外、灰尘、酵母菌等杂质也会引起双氧水的分解。 (4)光。光照能使双氧水分解,特别是波长320-380nm的光能更能加速其分解。若对热、光、pH值、金属离子杂质等进行有效控制,可防止或减缓双氧水的分解。双氧水在合适的贮运条件下,一年内浓度降低小于原来浓度的3%。有些筷子生产企业,在漂白的过程中,为了让双氧水发挥更大作用,还添加了另一种非常关键的工业化工原料——无水焦磷酸钠,而这种工业化工原料对人体的伤害更是不可小觑。
双氧水能与水醇任意混溶
双氧水的特点介绍:
1.避免双氧水接触还原剂,碱金属、光;
2.能与水醇任意混溶,水溶1液具弱酸性。有氧化性。有腐蚀性,能引起灼伤
3.贮存时会分解为水和氧,可加入少量乙酰基苯胺、乙酰基乙氧基苯胺作稳定剂。本品具有腐蚀性,其液体如溅在皮肤上很快会呈现白色并具有灼伤感,其气体则会刺激眼睛和肺部;
4.过氧化1氢的化学性质有弱酸性、氧化性、还原性不稳定性。过氧1化氢既有氧化性也有还原性,其中又以氧化性为主;过氧1化氢遇强氧化剂时,发生还原反应;过氧化1氢在发生氧化反应或还原反应时,其本身都不给环境造成杂质,因此,过氧1化氢是某些物质制备和除杂质时较为理想的氧化剂或还原剂;例如:H2O2用于各类织物的漂白,不仅是因为对纤维强度的损伤小、织物不易返黄、手感适宜,对环境没有污染。
5.高浓度的过氧1化氢溶1液和蒸气对人体都有较强的刺激性作用和腐蚀性。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