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蛙养殖场地建造
1、场地要求——要求水源充足,环境安静,水质无污染,交通电力方便。
2、场地规划
3、各占比例
引种蛙100对计算
种蛙池面积20-30平方米
100对种蛙能产蝌蚪10万只
需要孵化池10-30平方米左右
蝌蚪池200-300平方米左右
驯化池20-30平方米
幼蛙池50-100平方米
成蛙池2
学习青蛙养殖

青蛙养殖场地建造
1、场地要求——要求水源充足,环境安静,水质无污染,交通电力方便。
2、场地规划
3、各占比例
引种蛙100对计算
种蛙池面积20-30平方米
100对种蛙能产蝌蚪10万只
需要孵化池10-30平方米左右
蝌蚪池200-300平方米左右
驯化池20-30平方米
幼蛙池50-100平方米
成蛙池2-3亩
4、蛙池的建造
种蛙池(、黑斑蛙):
一般要求20-40平方米为宜,池深度50cm以内,池四周用纱窗布围起来,防止青蛙外逃,水深保持10-20cm之间,可修水泥池,也可土池(但要求池底垫薄膜)
水太深,卵沉入水底,也不容易发现卵粒,无法捞卵作业。
注意:要求陆地面积小于水面,水中不放置水草
孵化池:
可以用备用蝌蚪池,塑料盆,缸代替,池子大小根据规模而定,水泥池一般在2-10平方米,土池10-20平方米,但个数要多,池深30-50cm,水深10-20cm,做好进排水系统,室内外均可。
蝌蚪池的建造
池型规整,面积适中,一般每池面积可在10-40平方米,水深20-50cm左右,面积大小根据商品蛙数量多少和产卵时间定,池中可种植水少量草。
幼蛙池与成蛙池
幼蛙池,商品池,可以不建造,用稻田,小溪,池塘等代替,注意:不管采用什么方式代替,必须做好防逃设施,池周围用塑料薄膜,再用纱布围好四周,用塑料薄膜的好处:防止青蛙外逃时擦伤嘴巴,磨破皮后容易感染。
美蛙养殖技术
美蛙是美国青蛙(美国绿牛蛙)的简称,多数市场也将其与古巴牛蛙等相似蛙类一起统称为牛蛙。
一、美蛙喜欢在安静、、温暖、潮湿的环境中生活,美蛙场应选择在平坦开阔、东西走向,这样能使秋天、冬天、春天的光照时间延长,夏天会有东南风,从而构造冬暖夏凉的环境。美蛙场的选择应该远离公路、工厂及嘈杂的地方,因为靠近公路和工厂的地方容易受到灰尘及有害微粒的影响,比如美蛙的烂皮病、蝌蚪的腹水等跟这个都有关系,另外过大的噪音会影响美蛙的生长速度,拉长了养殖周期,增加养殖成本。三、养殖管理美蛙的养殖周期从蝌蚪到出售在五个月以上,因此如何做好日常的养殖管理直接影响到养殖的成败。
二、水源水质美蛙养殖场的水源尽量是江、河、湖泊或者是水库,因为水体比较大,变化幅度会相对小,其次地下水也是美蛙养殖的常用水,但是有些地方的地下水的硬度太大,对美蛙的生长影响也很大。美蛙养殖的水质标准可参照渔业用水标准,一般溶解氧应在3.5mL以上,pH值在6.8-8.0之阃,盐度一般不要高于2‰。水质不好容易导致美蛙疾病经常发生,常见的一些美蛙疾病如蝌蚪烂尾病、红腿病、歪头病等等,目前很多养殖户认为只要养殖过程中有定期的消毒就能杜绝病菌的滋生,但是我们要考虑到整体的养殖成本,如果水源好,用药量就会相对减少。蝌蚪池的建造池型规整,面积适中,一般每池面积可在10-40平方米,水深20-50cm左右,面积大小根据商品蛙数量多少和产卵时间定,池中可种植水少量草。
三、养殖管理美蛙的养殖周期从蝌蚪到出售在五个月以上,因此如何做好日常的养殖管理直接影响到养殖的成败。饲料投喂量、换水的次数、换水量以及平常的生产管理都是关键。蛙价好的时候,养殖户都喜欢超量投饲料,因为他们认为饲料投越多美蛙的生长越快,但是大家都忽略了一个问题,美蛙对饲料的需求是盲目的,过多的饲料势必会影响肠胃的负担,比如:肠胃、肠套结以及肝胆病都跟过多的投饵量有关。另外池水的更换也是一大要素,因为换水的多少以及换水的时间都会影响蛙的健康,正常换水的方法是:每天换水一次,每次换水量为原来池水的2/3。这样换水能减少刺激,减低对其生长造成的影响。而平常生产管理的细节也需重视,比如说捞网的消毒、防罩网的布置、以及现场情况的观察判断。青蛙的天然饵料在自然界中有这些:各种种水蚤、水蚯蚓、各种昆虫、蚯蚓、蜗牛、小鱼、小虾、田螺等动物,其中一些种类是有益动物,要谨防过量采集,在此仅介绍灯光诱蛾、天然鱼虫、水蚤的采集。
如何提高青蛙育种的成活率
如何提高青蛙育种的成活率
(1)人工卵仔的收集和孵化
提高青蛙养殖成活率的关键是保护青蛙产卵。青蛙产生的卵小而柔软, 卵外有胶质膜保护,成片吸附浮于水面或就近附着在水草上。养殖人员需要认真观察, 如果发现卵不慎沉入池底, 就需要及时设法使之附在水草上。然后根据气温变化, 用捞卵网或盛卵网将蛙卵连同附着的水草捞起, 轻轻放入孵化池内。放卵时应注意蛙卵方向的把握, 保证正面朝上, 反面向池底。同一批卵放在同一孵化池, 便于观察、养殖。青蛙食用价值如果你是一个特别地道的吃货,那么你肯定知道青蛙的肉质非常的鲜美,在某种程度上就像鸡肉一般,因此蛙还有一个别名就叫田鸡。
(2)确保饲料质量高
青蛙的饲料必须保持新鲜,平衡和全周到。研究表明,一些青蛙的疾病与饲料中长期缺乏维生素A和D密切相关。幼蛙成长离不开另外, 一些矿物质和微量元素。在多年的养殖经验中,在蝌蚪饲料中添加蛙用碘, 可以补充碘和其他微量元素, 蝌蚪食用用可明显增强体质和提高其成活率。投喂幼蛙一般选用颗粒较小的“0号料”,当幼蛙生长到个体达15g以上后,就可以更换为颗粒稍大的“1号料”。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