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维护和使用干油集中润滑系统?
干油集中润滑系统的管路
干油集中润滑系统之所以难以维护,很重要的原因在于润滑点一多,管路和管接头就多,管接头多则意味着潜在的泄露1点多;系统采用渐进式油脂分配原则,储油罐内的油脂通过活塞泵进入主分压器,一次油脂分配后,通过油管进入次级分压器,再依据递进分配原则,将次级分压器内的油脂依次输送到润滑点,实现精准润滑。管路和管接头多且
煤矿掘进机集中润滑

如何维护和使用干油集中润滑系统?
干油集中润滑系统的管路
干油集中润滑系统之所以难以维护,很重要的原因在于润滑点一多,管路和管接头就多,管接头多则意味着潜在的泄露1点多;系统采用渐进式油脂分配原则,储油罐内的油脂通过活塞泵进入主分压器,一次油脂分配后,通过油管进入次级分压器,再依据递进分配原则,将次级分压器内的油脂依次输送到润滑点,实现精准润滑。管路和管接头多且通径小,遭受外力容易损坏。显然,要减少系统的维护量,应尽可能简化系统管路,从这一角度看,智能单线式明显优于双线式系统,这是双线式系统逐渐被淘汰的重要原因。为减少泄漏和简化管路,对于钢管,除与元件直接相连必须活接头外,尽可能全部采用焊接,一次到位,后患较少。分配器与润滑点之间建议采用整条的软管接头,可使管路布置灵活,无中间接头且易于更换;布置软管接头时,可类似电控系统的电缆,将相同走向的众多软管置于管槽中予以保护。对于活接头的形式,笔者倾向于选用焊接式管接头,对比卡套式接头,管子不必插入接头的锥面内,更易于拆卸,干油系统中常用的小通经(如6mm、8mm)的管接头,甚至可以不装O形密封圈也不会泄漏。若使用卡套式接头,应注意避免铜卡套接头用于钢管的链接,否则系统压力不能超过15MPa。
介绍润滑设备的分类
润滑设备主要有:电动润滑泵或手动润滑泵、换向阀、压差开关、双线分配器、单线递进式分配器、电气控制箱、电动加油泵、手动加油泵、多点润滑泵以及干油过滤器、干油喷射嘴、单向阀、过压指示器、润滑管线铜管接头或稀油润滑站、列管式冷却器、磁栅过滤器、双筒网式过滤器、油流信号器、给油指示器、液压站、液压成套系统、油缸、重机标准焊接式、卡套式、扩口式、锥密封式管接头、单层、双层以及超高压四层高压胶管总成、钢管夹、高压法兰等等。主分配器的计量单元对油脂进行二级分配,油脂通过二级管路依次进入二级分配器。
润滑设备可以分为两种,自动和人工。平时看到的黄油枪属于人工润滑设备;而自动润滑设备就有气动,电动,液压等方式的设备,这些都是润滑油的泵送方式,还是需要人工将润滑油引导到润滑点,所以不是严格意义上的自动润滑。
润滑油集中润滑系统
润滑油集中润滑系统是应用广泛的润滑系统,包括全损耗与循环润滑方式的节流式、单线式、双线式、多线式及递进式等类型。
润滑油集中润滑系统是应用广泛的润滑系统,包括全损耗与循环润滑方式的节流式、单线式、双线式、多线式及递进式等类型。泵轴为凸轮转子结构,当凸轮转盘转动时,通过真空抽吸——输送排出动作依次成对地为出油管口供油。全损耗润滑方式又称压力强制润滑,是由主机上的传动机构带动附装在主机上的油泵或润滑器施压强制供送润滑油到各润滑点,但使用过的润滑油不再流回油池循环使用。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