淬火
将钢加热到AC3以上30—50°C,保温后以大于临界冷却速度的速度冷却,称为淬火。一般来说,淬火时为了得到马式体组织,使钢得到强化。
正火
将钢加热到AC3以上30—50°C,保温后在空气中冷却,得到珠光体型组织的工艺。正火的冷却速度比退火快,得到的组织比较细,机械性能也有所提高。
回火
钢淬火后为了消除残余应力及获得所需的组织和性能,把
压力容器定制
淬火
将钢加热到AC3以上30—50°C,保温后以大于临界冷却速度的速度冷却,称为淬火。一般来说,淬火时为了得到马式体组织,使钢得到强化。
正火
将钢加热到AC3以上30—50°C,保温后在空气中冷却,得到珠光体型组织的工艺。正火的冷却速度比退火快,得到的组织比较细,机械性能也有所提高。
回火
钢淬火后为了消除残余应力及获得所需的组织和性能,把已淬火的钢重新加热到AC1以下某一温度,保温后机械冷却的工艺。
按回火温度的不同可分为低温回火、中温回火和高温回火。
低温回火的温度是150—250°C;
中温回火温度是350—500°C;
高温回火温度是500--650°C
以上回火温度中没有250--350°C温度范围,是为了避开钢产生低温回火脆性的温度区间。
通常将淬火加高温回火相结合的热处理工艺称为调质。调质后得到回火索式体组织,可使钢得到强度、硬度、塑形、韧性都较好的综合机械性能。
重结晶
固态的金属及合金,在加热或冷却通过临界点时,从一种晶体结构转变为另一种晶体结构的现象,称为重结晶。
再结晶
经过冷塑变形的金属或合金,加热到再结晶温度以上时,严重畸变的晶格通过及长大成新的无畸变的晶格完整的等轴晶粒的过程,称为再结晶。再结晶时,没有晶体结构类型的变化。
应力腐蚀容器强制性要求
1. 设计文件中应当提出相应的耐腐蚀措施、试验方法及其他技术要求。[TSG
21-2016 p22 3.27]
2. 有应力腐蚀倾向的储存容器,其设计总图上应当注明腐蚀介质的限定含
量。[TSG 21-2016 p15 3.1.4.4.1(3)]
3. 铜制封头在规定的工作环境下可能产生应力腐蚀开裂时,应当按照设计图
样和产品标准要求进行退火处理或者消除应力退火处理。[TSG 21-2016
p40 4.2.7.4.4]
4. 接管内径边角处应倒圆,圆角半径一般取 min{δ nt /4,19mm}。[GB/T
150.3-2011 p291 D.3.1]
5. 容器焊缝表面不得有咬边。[GB/T 150.4-2011 p329 7.3.4]
6. 焊后热处理后进行任何焊接返修,应对返修部位重新热处理。[GB/T
150.4-2011 p329 7.4.3]
7. 钢板冷成形受压元件,若变形率超过 p330 表 4 的范围,应于成形后进行
恢复材料性能热处理。[GB/T 150.4-2011 p330 8.1.1]
8. 需进行焊后热处理。[GB/T 150.4-2011 p332 8.2.2.2]
9. 具有应力腐蚀的球罐,其所有焊接接头进行表面磁粉或渗透检测。[GB/T
12337-2014 p54 8.6.4.1]
10. 应力腐蚀工况,不得采用强度胀接。[GB/T 151-2014 p25 6.6.1.1]
11. 有耐应力腐蚀要求的换热管,应当采用柔性胀接。[GB/T 151-2014 p105
8.8.1.4]
12. 有耐应力腐蚀要求或要求消除残余应力时,U 型管弯管段及至少 150mm
的直管段应进行热处理。[GB/T 151-2014 p106 8.10.3]
13. LPG 储罐应限定 H 2 S≤50pp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