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蝌蚪的饲养
1、蝌蚪的放养密度
每亩放养小蝌蚪4万尾左右,
2、饲喂:
a.5-15日龄蝌蚪喂养 人工投饵补饲 7日龄前喂煮熟捏碎的蛋黄和煮沸过的豆浆, 7一 50日龄用豆渣、麦麸、米糠、切碎的植物嫩叶、蚕蛹、蝇蛆、蚯蚓等人工饵料,同时头尾一些浮游动物、植物等。50日龄以后以动物性饲料为主。
蝌蚪刚摄食时一般以微小的浮游生物为主要食物,也吃颗粒
青蛙种苗批发电话

一、蝌蚪的饲养
1、蝌蚪的放养密度
每亩放养小蝌蚪4万尾左右,
2、饲喂:
a.5-15日龄蝌蚪喂养 人工投饵补饲 7日龄前喂煮熟捏碎的蛋黄和煮沸过的豆浆, 7一 50日龄用豆渣、麦麸、米糠、切碎的植物嫩叶、蚕蛹、蝇蛆、蚯蚓等人工饵料,同时头尾一些浮游动物、植物等。50日龄以后以动物性饲料为主。
蝌蚪刚摄食时一般以微小的浮游生物为主要食物,也吃颗粒很小的蛋黄,所以刚孵出的小蝌蚪3到5天可以不喂食,5天后开始投食,按十万尾小蝌蚪用十个鸡蛋黄+1公斤豆子的浆+2两奶粉+1两葡萄糖全池泼洒投喂。当蝌蚪长到绿豆大小时改用猪血(动物血)加玉米糊喂养。过度地捕食导致青蛙的数量直线下降,青蛙种群的生存状况十分令人堪忧。
b.当蝌蚪长到豌豆大时改用饲料配方。
c.变态前期喂养当发现蝌蚪前肢伸出皮囊,尾部还没完全萎缩时,这段时间可以不投食或少投食。
二、蝌蚪的管理
1、水质管理:要求达到活、肥、嫩、爽。
2、水温管理
水温控制在28摄氏度以下,25度以下较好,如果温度太高,要注意加水降温,加水注意控制好温差,温度差不超过3摄氏度.
3、溶氧
发现蝌蚪浮头,说明缺氧,缺氧的可能性:水质太差,水温太高,密度过大,有害气体过重。
4、喂饲管理
做到定时、、定量、定质、定人五定原则喂养
5、变态后期(幼蛙期)管理
a.保持环境安静
b.变态后期蝌蚪需要登陆呼吸,应在建蝌蚪池时要求坡度要大一些,若没有登陆地面,应在水面上放一些木板、泡沫板、水草等漂浮物
c.变态完的蝌蚪应立即设置饲料台,开始投喂小蛆虫等活性饵料。
6、越冬管理
注意防寒,防结冰,适当加深池水深度
有效降低青蛙养殖成本
养殖青蛙的成本依然是广大养殖户持续关注的问题,其中饵料成本的控制是可以采取方法得到控制的,下面庄稼汉青蛙养殖基地详解这款的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
青蛙的天然饵料在自然界中有这些:各种种水蚤、水蚯蚓、各种昆虫、蚯蚓、蜗牛、小鱼、小虾、田螺等动物,其中一些种类是有益动物,要谨防过量采集,在此仅介绍灯光诱蛾、天然鱼虫、水蚤的采集。
飞蛾类是青蛙的活饵料。波长为为0.33一0.4微米的紫外光对蛾虫而言,具有较强的趋向性。而黑光灯所发出的紫光和紫外光一般波长为0.36微米,正是蛾虫喜欢的光线波波长。可利用这一特点,用黑光灯大量诱集蛾虫。根据试验和实践践表明,在蛙类养殖池中装配黑光灯,利用所发出的紫光和紫外光引诱飞蛾、昆虫,可以为蛙类增加一定数量廉价的鲜活动物性饵料,加快并促进它们的生长。另一方面,诱杀了附近农田的害虫,有助于农业丰收。青蛙养殖跟农民种地有很多相似之处,为什么农民秋收以后就会把田地翻耕,等来年再种庄稼呢。重要的还是节省饵料成本。
1、黑光灯的选择:试验表明,效果好的是20瓦和40瓦的黑光灯,其次是40瓦和30瓦的紫外灯,差的是40瓦的日光灯和普通电灯。因此,应选择20瓦的黑光灯管。
2、黑光灯安装:选购20瓦的黑光灯管,装配上20瓦普通日光灯镇流器,灯架为木质或金属三角形结构。还有如果想要请青蛙很好的生长的话,建议大家选择透明的容器,然后在容器里面方以一些水生的植物,可以给青蛙不断地制造氧气,还可以起到清洁水质的作用。在镇流器托板下面,黑光灯管的两侧,再装配宽为20厘米、长与灯管相同的普通玻璃2-3 片,玻璃片问夹角为30°—40°蛾虫扑向黑光灯碰撞在玻璃上,触昏后掉落水中,有利于青蛙摄食。
3、诱虫时间:黑光灯诱虫从每年的5月份到9月初,共5个月时间。诱虫期内,除大风、雨天外,每天诱虫高峰期在晚上8-9时,此时诱虫量可占当夜诱虫总量的85%以上,午夜12时以后诱虫数量明显减少,为了节约用电,延长灯管使用期,午夜12时以后即可关灯。三、养殖管理美蛙的养殖周期从蝌蚪到出售在五个月以上,因此如何做好日常的养殖管理直接影响到养殖的成败。电费也是成本之一用到恰当的时机才不会造成浪费。
4、诱虫效果:据观察,一盏100瓦的黑光灯在一夜可以诱杀蛾虫数万只。这些虫子掉进池塘里,可直接为蛙类提供大量蛋白质丰富的动物性鲜活饵料,不仅减少人工投饵,而且蛙类在争食昆虫时,游动急速,跳动频繁,可促进蛙类的新陈代谢,增强蛙类体质和抗逆性,减少疾病的发生,对蛙类的生长发育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同时还有利于保护周围的农作物和森林资源。出水管用110毫米PUC管制成,埋于蛙池中间回型水沟将水排如蛙池附近排水沟。一盏40瓦的黑光灯,开关及时,管理使用得当,每天开灯 3小时,1个月耗电量1.8度,全年耗电量为7度左右。
提高青蛙育种成活率的措施
提高青蛙育种成活率的措施
提高养殖技术:
提高青蛙育种成活率主要取决于改良育种技术。
首先,通过建立一个固定的缓流池,在池中设置一个网箱,使网箱中的受精蛙卵在孵化过程中不缺氧,提高孵化率和质量。
第二,建立灵活性饲养池, 将蝌蚪饲养池与成蛙池通用, 同池养殖, 根据青蛙成长阶段调整环境, 提高利用率, 节省成本。
其三, 改变自然散养模式, 采用集中化饲养, 并可观察到每只蛙的生产情况, 设定合理密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