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Cs 治理有较多措施, 其治理方法包括源头减量、中间控制和末端处理等。目前,我国以末端治理为主。
末端治理技术一般分为破坏性处理和回收性处理,破坏性处理主要包括催化燃烧法和焚烧处理法,回收性处理包括吸收法、冷凝法、吸附法和膜分离法等。回收性处理因其技术手段还不成熟,成本较高,目前没有大规模应用。焚烧法是直接将 VOCs 通入焚烧炉中,在炉内充
废气处理设备厂家

VOCs 治理有较多措施, 其治理方法包括源头减量、中间控制和末端处理等。目前,我国以末端治理为主。
末端治理技术一般分为破坏性处理和回收性处理,破坏性处理主要包括催化燃烧法和焚烧处理法,回收性处理包括吸收法、冷凝法、吸附法和膜分离法等。回收性处理因其技术手段还不成熟,成本较高,目前没有大规模应用。焚烧法是直接将 VOCs 通入焚烧炉中,在炉内充分燃烧,产生二氧化碳和水。该方法成本较低,运用范围较广,技术线路也比较成熟。催化燃烧法是在废气燃烧的时候加入某种催化剂,降低 VOCs 的燃点, 使 VOCs 能够充分燃烧,终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实现直排。当前常用催化剂种类有 Cu、Fe、Ti 等非与 Pd、Au、Pt等两大类。焚烧处理法和催化燃烧法在 VOCs 治理中占据核心地位,因其分解氧化、治理而得到广泛应用,其中催化燃烧法因无明火、节能、氧化温度低而得到广泛应用。催化燃烧是一种涉及气—固两相的化学反应,其本质机理为在有活性氧参与的条件下发生的深度氧化反应。在反应过程中,加入催化剂可以显著降低反应所需的活化能,VOCs 富集在催化剂表面,在较低燃烧温度下发生无焰燃烧,终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大量的热。其化学反应方程式如下:CnHm+ (n+m/4) O2→ n CO2+m/2 H2O + 能量在催化剂的作用下,VOCs 可以在较低温度下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去除率高达 90%。催化燃烧法具有能耗低、运行可靠稳定、无二次污染等突出优点,在欧美已得到广泛推广应用。在我国,催化燃烧法也是处理 VOCs 的主要手段,其应用比例约为 55%。目前,催化燃烧法已经成为处理 VOCs 的主流。
该装置是将浓缩的有机废气引入主要设备。有机废气经内装加热装置从活性炭层中将有机物分离后,通过催化剂的作用分解成水和二氧化碳,同时释放能量,由热交换装置置换能量,用于维护设备自燃的能源。
采用CCO型净化装置一套,处理风量为2000m3/h,装机功率60kw,电加热工作时间约半小时,当催化床温度达到250~300℃时,催化燃烧床开始反应,利用废气反应产生的热空气循环使用,此时电加热停止,不需要外加热,单床脱附,脱附时间为3~4小时,设定时间活性炭吸附箱定时自动切换脱附,内部装填的陶瓷蜂窝体催化剂使用寿命为10000小时。整个脱附系统采用多点温度控制,保证脱附效果的稳定。
性能特点
采用吸附浓缩与催化燃烧组合工艺,技术、结构合理、性能稳定、运行过程不产生二次污染、设备投资少、运行费用低。采用新型的蜂窝活性碳吸附材料作为吸附剂,具有阻力低、寿命长、净化等优点。催化燃烧室采用的钯、铂载在蜂窝陶瓷上作催化剂,分解温度底、脱附预热时间短、能耗低。处理废气量 2000-80000m3/h,废气浓度范围:<1000mg/m3,净化效率≥ 95%。
四、适用范围
该装置运用于大风量低浓度的有机废气处理,可处理类、酮类、醇类、醚类、烷类及其混合类有机废气,主要用于化工、机械、电子、电器、涂装、制鞋、橡胶、塑料、印刷及各种工业生产车间产生的有害废气的净化处理。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