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地下设备用房及公共部分
1)设备基础的坐标、标高、平整度、并四周无破损,几何尺寸满足设备安装要求。多组相同设备基础纵向顺直,标高、间距一致。
2)设备安装的坐标、标高、中心线、垂直度及水平度并有紧固措施。
3)多组同类设备,组配件纵向顺直,标高、间距一致,并满足操作维修要求。
4)法兰盘与组配件、阀门按要求选配厚度应一致。螺栓朝向,紧固后外露螺扣应一致。
5)
价格
九、地下设备用房及公共部分
1)设备基础的坐标、标高、平整度、并四周无破损,几何尺寸满足设备安装要求。多组相同设备基础纵向顺直,标高、间距一致。
2)设备安装的坐标、标高、中心线、垂直度及水平度并有紧固措施。
3)多组同类设备,组配件纵向顺直,标高、间距一致,并满足操作维修要求。
4)法兰盘与组配件、阀门按要求选配厚度应一致。螺栓朝向,紧固后外露螺扣应一致。
5)管道与设备采用弹性连接位置应正确,并加设独立支撑架。当设备支座与砼基础采用减震器或减震垫,必须满足使用功能。设备传动部位应有安全保护措施。
十、管道安装
1)管道安装应横平竖直,多排管道间距合理。必须有坡度的管道其坡向、坡度应正确,当有热膨胀伸缩的管道,补偿器、固定支架及活动支架并满足设计及使用功能的要求。
2)管道焊接,管道对接无错口,焊口均匀圆滑、无焊瘤、飞溅物、夹渣、气孔,焊缝的宽度、高度应符合要求。
3)管道支、吊架位置正确,间距均匀,平正牢固,承载力符合要求。支、吊架下料时切口必须平整光滑,组对、焊接、防腐、面漆等均应规范、美观、耐久,不得出现油漆脱落,返绣现象。

3.4.1 外观检查
焊缝焊完后,及时清除焊缝表面的焊渣和飞溅,按照相应规范仔细检查表面质量。表面不得有裂纹、未熔合、气孔和夹渣等缺陷。3.4.2 无损检测
无损检测人员均由取得特种设备无损检测相应资格的人员承担。
(1)X射线探伤、超声波探伤
X射线探伤验收标准按现行《承压设备无损检测》(JB/T4730-2005)执行,Ⅱ级为合格;
超声波探伤验收标准按现行《承压设备无损检测》(JB/T4730-2005)执行,I级为合格。
(2)探伤比例
全部焊缝均进行的X射线探伤和超声波探伤。
3.4.3 焊缝修补与返修
(1)经外观检查不合格的焊缝,通知焊工及时修补;
(2)经无损探伤检查不合格的焊缝应进行及时返修,返修后必须重新检验。返修不得超过两次,如超过两次要割除重焊;
(3)返修工艺程序
由技术人员根据无损探伤报告制订返修工艺;
由无损探伤人员配合确定缺陷位置;
由质检人员zhi定焊工对其进行返修,并监督返修过程;
用砂轮机清除焊接缺陷,采用制订的返修工艺施焊;
返修后将表面清理干净,注上焊工标志,经外观检查合格后进行无损探伤。
准备阶段要了解本项目工艺施工的特点,确定施工难点和容易出现质量问题的主要部位,一般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组织机构建立体系、组织机构和质量管理制度,明确各管理部门的质量职责,落实责任人;且项目部人员一旦确定,工程竣工前,非万不得以,不得随意更换。2技术方面要仔细熟悉施工图纸,从流程图中了解所施工装置每台设备的主要作用,结合管道特性一览表,熟悉设备之间连接的各条工艺管线的介质、压力、材质和温度等,对高温、高压、特殊材质和特殊介质的管线,由此明确质量控制的主要内容,编制出本项目工艺管道施工的质量控制主要目标;在审查施工方案时,对质量标准、主要项目的施工方法,措施应提出明确合理的要求。5焊接材料验收外观包装不应有破损受潮现象,包装上的标记(型号、牌号、规格、生产日期、生产批号)与所附质量证明文件应一致,如果不一致,必须进行复检合格。3人员培训针对本项目的管道设计材质,编制焊接工艺规程,作出合格的符合规范要求的焊接工艺评定,对焊工进行相关培训,取得相应项目的焊接资质。4材料采购根据备料计划要求的材质、规格型号、标准,应选择有加工制造能力并有制造资质的合格材料供应商。材料验收时必须符合相关要求;质量证明书应是原件,内容应与实物相符并且数据真实符合标准要求;阀门到现场还必须进行水压试验,所有合金钢管道、管件、阀门等必须对化学成分进行复验(作光谱分析);高压管道、管件、阀门必须进行复验。5焊接材料验收外观包装不应有破损受潮现象,包装上的标记(型号、牌号、规格、生产日期、生产批号)与所附质量证明文件应一致,如果不一致,必须进行复检合格。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