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管理方面。要落实专人管理,按质分类,编号造册,及时掌握水带质量和使用情况。建立健全水带保养制度,经常教育全员自觉遵守。②存放方面。应专门设存放地点或贮存室,长期贮存备用水带要选择适温、通风的地方存放,水带应单层卷起立放水带架上,每年翻动两次或交换折边一次。随车水带要避免互相摩擦,必要时要交换折边。③使用方面。铺设时应避免骤然曲折、扭转,充水后避免在地上强行拖拉,避免与油、酸、碱等腐蚀性化学物质接触;在可能有火焰或强辐射热的区域,应采用棉或麻质水带;登高铺设水带时要用水带挂钩;通过铁路时应从铁轨下面穿过,通过道路时,应垫上水带护桥;防止水带与有棱角的硬物体接触,破拆建筑物时,不要向水带上抛木板、钢件等物品;水带用完后应清洗干净;寒冷地区在建筑物外部铺设水带应使用衬里水带。④修补方面。使用时发现漏洞,应及时用包布包扎,以免小孔扩大,并做上记号,用后及时修补。平时应经常检查,发现破损,及时修补。 高层建筑火灾疏散 在高层建筑火灾中,消防举高车扑救难度大,高温与浓烟给疏散工作带来许多麻烦,火灾发生时,被困人员应保持冷静,不要惊慌,不盲目行动,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有利条件,选择正确的逃生方法进行自救。 一是尽量利用建筑内部设施逃生。 防烟楼梯、普通楼梯、封闭楼梯、观景楼梯进行逃生;利用阳台、通廊、避难层、室内设置的缓降器、救生袋、安全绳等进行逃生;利用墙边落水管进行逃生;将房间内的床单或窗帘等物品连接起来进行逃生。 二是不同部位、不同条件下的逃生方法。 当某一楼层或某一部位起火,且火势已经蔓延i时,不可惊慌失措盲目行动,而应注意听火场广播,再选择合适的疏散路线和方法;当房间内起火,且门已被封锁,可通过阳台或走廊转移到相邻的未起火房间,再行疏散;如果晚上听到火警,利用一切有利条件逃生,不要轻易跳楼尽量利用建筑内部设施逃生先让老、弱、病残、孕妇、儿童逃生用水浇湿门窗、阻止火势蔓延首先试房门是否变热,若已变热,门就不能打开;若门未热,可通过正常途径逃离房间;当某一防火分区着火,大火已将楼梯间封住,可先疏散到房顶,再从相邻未着火楼房的楼梯间疏散;如建筑内火大i、烟浓,无法逃生,就要紧闭门窗,不断用水浇湿门窗、阻止火势蔓延,切不可打开门窗,更不可跳楼,要想办法与外界联系,等待救助。 三是自救、互救逃生。 利用各楼层存放的消防器材扑救初起火灾;充分运用身边物品自救逃生,如把床单、窗帘等接成绳,进行滑绳自救;或将自来水设法淋湿门和墙壁,阻止火势蔓延;对老、弱、病残、孕妇、儿童及不熟悉环境的人要引导疏散,共同逃生。 消防部门有关人士还建议在高层办公的白领,可准备手电筒、毛巾等逃生用品,以备不时之需。女士可准备一双平底鞋,方便疏散。 消防车道宽度是多少 1 高层建筑的周围,应设环形消防车道。当设环形车道有困难时,可沿高层建筑的两个长边设置消防车道,当建筑的沿街长度超过150m或总长度超过220m时,应在适中位置设置穿过建筑的消防车道。 有封闭内院或天井的高层建筑沿街时,应设置连通街道和内院的人行通道(可利用楼梯间),其距离不宜超过80m。 2 高层建筑的内院或天井,当其短边长度超过24m时,宜设有进入内院或天井的消防车道。 3 供消防车取水的天然水源和消防水池,应设消防车道。 4 消防车道的宽度不应小于4.00m。消防车道距高层建筑外墙宜大于5.00m,消防车道上空4.00m以下范围内不应有障碍物。 5 尽头式消防车道应设有回车道或回车场,回车场不宜小于15m×15m。大型消防车的回车场不宜小于18m×18m。消防车道下的管道和暗沟等,应能承受消防车辆的压力。 6 穿过高层建筑的消防车道,其净宽和净空高度均不应小于4.00m。 7 消防车道与高层建筑之间,不应设置妨碍登高消防车操作的树木、架空管线等。 施工单位应当施工现场设置临时消防车道,其宽度不得小于4米,并保证临时消防车道的畅通。禁止在临时消防车道上堆物、堆料或挤占临时消防车道。调头区域内宽度不能小于6m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