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信佳园养老中心,本院循“老有所养、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医、老有所乐”的办院宗旨,把敬老院办成顾养天年的乐园、老龄活动的场所,精神文明的窗口,为其父母安度晚年奉献我们的爱心。欢迎大家光临指导!
(七)怎样为卧床老人擦澡
1.器物:清洁衣裤、大毛巾、热水、水桶、毛巾、肥皂、脸盆。
2.方法:关好门窗,移开桌椅,盛热水四分之三盆,松开盖被,将
唐河五星养老院收费

弘信佳园养老中心,本院循“老有所养、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医、老有所乐”的办院宗旨,把敬老院办成顾养天年的乐园、老龄活动的场所,精神文明的窗口,为其父母安度晚年奉献我们的爱心。欢迎大家光临指导!
(七)怎样为卧床老人擦澡
1.器物:清洁衣裤、大毛巾、热水、水桶、毛巾、肥皂、脸盆。
2.方法:关好门窗,移开桌椅,盛热水四分之三盆,松开盖被,将大毛巾半垫半盖在老人擦洗部位,先用湿毛巾擦,然后用蘸肥皂的毛巾擦洗,再用湿毛巾反复擦净,后用大毛巾擦干。擦洗部位的先后顺序如下:(1)松开领口,给老人洗眼、鼻、脸、耳、颈部等处,注意洗净耳后。
(2)脱去老人上衣(先洗健康一侧,后洗患侧),擦洗两臂。注意洗净腋窝部。帮助老人侧卧,面向护理者,将脸盆放于床侧的大毛巾上,为老人洗净双手。
(3)解开老人裤带,擦洗胸腹部,注意下及脐部,帮助老人翻身,擦洗背及臀部。
(4)脱去长裤,擦洗两腿、两侧腹、会阴。将盆移于足下,床上垫大毛巾,洗净双足,穿好裤子。
(5)整理床铺,按需要更换床单,清理所用物品。
老年人养生误区误区
1 不吃油盐
研究发现,平时饮食油盐过重,会增加、高的风险,所以一些“健康意识强”的老人索性不吃油盐了,想要杜绝风险。
解析:过度限盐会造成钠摄入不足,使机体细胞内外渗透压失衡,促使水分进入细胞内,造成水肿。食用油也是必需品,完全不摄入食用油,可能导致一些营养素的缺乏。
老年人要学会正确地控油和减盐。《居民膳食指南(2016)》建议,每人每天摄入量应小于6克,食用油用量在25克~30克之间。
误区2 补钙补得越多越好
补钙的观念可谓深入人心,很多老年人觉得钙补得越多,吸收得越多,骨骼也就越强壮,于是大量服用钙剂。
解析:事实上,摄入的钙质远超过了身体的需要的话,就会适得其反,会对健康造成威胁,甚至会引发疾病。60岁以上老年人,每天推荐摄入1000毫克的钙。有效的补钙方式是日常饮食中适当多吃奶制品、豆制品等含钙丰富的食物,还要戒烟、适量运动,减少骨量流失。
误区3 多吃补药能长寿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物质的极大丰富,老人们为了身体健康并,会不惜购买诸如人参、鹿茸、灵芝等滋补品,将它们视为的法宝,大量食用。
老年人每天都可以做,例如可以看电视、可以躺下来休息、可以坐着不动,但是时间上不应该过长,不然真的不利于健康,毕竟凡事都有一个度。老年人起来的早,一大早起来就去遛弯,锻炼身体。这挺好的习惯,但是对于有些老人他们是低血糖,出门前记得吃的东西,或者带些水果、糖果、果汁出门锻炼,一来补水二来补营养,预防低血糖症状。
目前我国老年人的基本养老现状分为居家养老、社会养老和民间养老。按照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规划(2011—2015年)》,到2015年,要实现每千名老年人拥有养老床位30张。尽管目标已经完成,养老服务机构及床位都在不断增加,但相较于我国当前数字庞大的老年人口数量来说仍是杯水车薪。
除了总体数量不足,养老机构同样还面临着资源分配不均的问题。由于公办养老机构有的财政资金支持,不论是在养老设施、服务人员还是政策方面都比民办养老机构更有优势,收费也较为实惠,公办养老机构往往一床难求,相反,民办养老机构则无人问津。
陪伴交流需求眼下更迫切
老龄科学研究中心副主任党俊武在接受科技日报采访时说:“其实绝大多数老年人的物质生活已经没有太大问题,如今主要是精神方面的关爱需求,而现阶段精神养老的发展是没有跟上物质水平发展的。”
在某敬老院,生活了几年的闫叔对日报表示:“经常会有志愿者过来,大家会一起唱歌聊天,住在这里时间长的老人们,过年过节也不回家,已经把这里当成了他们的家。”据他介绍,养老院里有室和图书阅览室,老人们平常可以组团进行活动,行动不方便的老人在自己的房间可以看电视,但老人们也还是会嘱咐子女,让他们多过来看看。
人到晚年,其实已经不再追求更多的物质享受,尽努力给予老年人更多的精神关怀,多陪伴,多交流,才能满足他们当下的需求。
养老模式是人生规划的一部分
“‘养老’这个字眼真的不是一个友好的词,老年人有时即使身体不能自理,但是它们的精神仍然是独立向上的,他们并没有真的指望谁来‘养’他们。在保障物质生活的同时,加强精神,我们可以把它称作‘精神度老’,安度的度。”
他认为,物质生活需求随着年龄的增长会衰减,但是精神生活需求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上升。“发展老年人自己的组织也是一个方法,尽管亲情无可替代,但是老年人之间的相互交流是可以降低孤独感的。”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