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旅游在国外已有30多年的历史,开展得比较成功的,大部分是一些欧美发达。20世纪60年代初,当时的旅游大国西班牙把乡村的城堡进行一定的装修改造成为饭店,用以留宿过往客人,这种饭店称为“帕莱多国i营客栈”;同时,把大农场、庄园进行规划建设,提供徒步旅游、骑马、滑翔、登山、漂流、参加农事活动等项目,从而开创了世界乡村旅游的先河。以后,乡村旅游在美国、法国、波兰、日本等得到
太湖东山农家乐2日游

乡村旅游在国外已有30多年的历史,开展得比较成功的,大部分是一些欧美发达。20世纪60年代初,当时的旅游大国西班牙把乡村的城堡进行一定的装修改造成为饭店,用以留宿过往客人,这种饭店称为“帕莱多国
i营客栈”;同时,把大农场、庄园进行规划建设,提供徒步旅游、骑马、滑翔、登山、漂流、参加农事活动等项目,从而开创了世界乡村旅游的先河。以后,乡村旅游在美国、法国、波兰、日本等得到倡导和大发展。1996年,美国农村客栈总收入为40亿美元。1997年,美国有1800万人前往乡村、农场度假,仅在美国东部便有1500个观光农场,在西部还有为数众多的专门用于旅游的牧场。法国有1.6万多户农家建立了家庭旅馆,推出农庄旅游,33%的游人选择了乡村度假,乡村旅游每年接待游客200万
i,能给农民带来700亿法郎的收入,相当于旅游收入的1/4。“农家乐”不少景区是村集体或私营业主自行开发的,旅游景区的设置、安全设施的规划甚至连基本的导向指示牌也没有,让游客进入其中就像是无头苍蝇瞎转悠,人i流量大的时候特别危险。在欧美,乡村旅游已具有相当规模,并已走上了规范化发展的轨道,显示出极强的生命力和巨大的发展潜力。
突出“农”味、尽展“土”色
“乡土味”是“农家乐”的特色,也是“农家乐”的根。“原始、生态、新奇”的特点已经成为游客追求的生态旅游新时尚,所以在经营时,不妨迎合顾客的需求,吸引客源。
材料供应要新鲜,烹饪土法效果好。蔬菜是农民自家菜园里现摘的,鱼是从水塘里现捕的,家禽是后山竹林里现捉的。可以由游客自己去采摘,去打捞,去新鲜捕i捉。植物要多上桌,新鲜是农家菜对城里人i大的吸引。白鱼肉质比较细嫩,一般当地的做法有:清炖、香糟煎、剁成泥以后做鱼圆。农家菜的特色是原汁原味、淳朴自然,所以不要盲目学习宾馆的菜肴,少加调味料,保留传统柴火灶头,使用农家的传统做法。
房前屋后多绿化,农村旧物是宝贝。村子周边的山林、竹林是天然的资源,房前屋后就要靠自己来绿化美化。此外,不要认为农村的旧东西会被城里人笑话,这些旧物珍贵,能吸引城里人来农家游玩。所以要保留、恢复旧的农具、炊具、生活用品。
太湖一白 太湖银鱼,长二寸余,体长略圆,形如玉簪,似无骨无肠,细嫩透明,色泽似银,故称银鱼。春秋时期,太湖就盛产银鱼,宋代诗人“春后银鱼霜下鲈”的名句,把银鱼与鲈鱼并列为鱼中珍品。清康熙年间,银鱼就被列为“贡品”。银鱼原为海鱼,后定居在太湖繁衍,是太湖名贵特产。银鱼肉质细嫩,营养丰富,无鳞、无刺、无腥味,可烹制各种佳肴,深受国内外消费者的喜爱。银鱼又是江苏传统外贸产品,太湖牌冷冻银鱼在国际上久负盛名。日本人常把银鱼与鲱鱼籽、海胆酱一起,配上调味品,制成珍贵菜肴。将银鱼晒成干,色、香、味、形,经久不变。烹制前,用水浸一下,柔若无骨,制成各类应时名菜,不比鲜银鱼逊色。八十年代太湖银鱼南移滇池,西湖,成为当地的名特产。比如突出乡村的地域风情、传统文化优势,挖掘古村、古镇、古迹、典故等文化内涵。 编辑本段太湖二白 太湖白鱼:亦称“鲦”“头尾俱向上”而得名,体狭长侧扁,细骨细鳞,银光闪烁,是食肉性经济鱼类之一。目前尚未养殖,主要依靠天然捕捞。白鱼肉质细嫩,鳞下脂肪多,酷似鲥鱼,是太湖名贵鱼类。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