搪瓷管空气预热器结构特点检测及制造标准
结构特点:
该预热器主要用于锅炉预热器的中、低温段。搪瓷管一般采用Φ40或Φ50的10号无缝钢管(以Φ50式为主),钢管壁厚大于2mm。管子与管板的连接既可采用耐热性填料密封,又可采用焊接密封,根据用户的使用要求而定。有两种型式,如下表1
检测及制造标准:
参考JB/T1616-93《管式空气预热器技术条件
搪瓷管批发
搪瓷管空气预热器结构特点检测及制造标准
结构特点:
该预热器主要用于锅炉预热器的中、低温段。搪瓷管一般采用Φ40或Φ50的10号无缝钢管(以Φ50式为主),钢管壁厚大于2mm。管子与管板的连接既可采用耐热性填料密封,又可采用焊接密封,根据用户的使用要求而定。有两种型式,如下表1
检测及制造标准:
参考JB/T1616-93《管式空气预热器技术条件》
两次搪烧工艺,瓷层厚度为0.3±0.02mm
搪瓷管弯曲度≤5mm/m
激冷:400℃时在常温水中激冷无变化
直流电火花检测:5000V时搪瓷管不导电
外观色泽均匀,无釉瘤,无鳞爆
导热式和再生式搪瓷管空气预热器运行原理
空气预热器按传热方式可分导热式和再生式两类。导热式空预器,烟气和空气各有自己的通道,热量通过传热壁面连续地由烟气传给空气。在再生式空项器中,烟气和空气交替流经受热面,烟气流过时将热量传给受热面并积蓄起来,随后空气流过时,受热面将热量传给空气。除此之外,还可使用防腐效果比较好的材料制作空预器,这样也可以直接有效的避免腐蚀。导热式空预器有板式和管式两种,供热锅炉大多采用的是管式空气预热器。
省煤器:省煤器是吸收锅炉屋部烟气余热的锅炉给水加热器,设置在对流管束后部的烟道中。锅炉给水经过省煤器使给水温度提高,排烟温度降低,减少了热损失,相应地节省了燃料,提高了锅炉热效率。搪瓷钢管复合式预热器是借助于搪瓷的耐酸碱度高和表面粗糙度小、损的特点进行考虑的。省煤器按使用材料的不同,可分为铸铁式和钢管式两种;按水在其中被加热的程度,可以分为非沸腾式和沸腾式两种。
空气预热器的管子根数及管距取决于烟气流速,当烟气流速为10~14m/s时,空气流速为5~7m/s。烟速过低,不利传热,管式空气预热器技术条件也易导致烟灰沉积;烟速过高,流动阻力增大,使通风设备电耗增加。3、选用新材料将低温段搪瓷管空气预热器管壁温度提高到超过烟气是不容易的,那将会给锅炉带来很大的热损失。为了使烟气对管壁的放热系数接近于管壁的放热系数以获得空气预热器高的传热系数,设计时烟气流速应尽可能调整到空气预热器的两倍左右。
空气预热器的管箱是通过下管板支承在空预器的框架上,框架又与锅炉构架相连。管子直接受热温度较高,其膨胀伸长量要比外壳大,而外壳又比锅炉构架的伸长量大。搪瓷管明显的优势就是抗腐蚀能力强,因此在各行各业中都得到了广泛的运用,使得各方面都备受各行业的青睐。因此,管板与外壳、外壳与锅炉构架之间都必须装设由薄钢板制作的补偿器,又名膨胀节,以补偿部件间的不同伸缩,既允许各部件相对移动,又能有效地防止漏风。
空预器常用管径为30~40mm,壁厚为1.2~1.5mm的管子。从传热观点来看,管径越小越好,但管径小易造成堵灰。管子采用错列布置,常用的管子节距比为:s1/d=1.5~1.9,s2/d=1.0~1.2。从久远展开来看,比赛优势显着的大型电厂及电站锅炉公司展开前景较好。当管径为40mm时,管箱高度应不高于5m,以保证管箱的刚度并便于管内清理。
铸铁式省煤器:是由一系列水平的铸铁管子构成,管子在两端彼此用铸铁弯头连接。管子外面一般都铸有鳍片,以增加烟气侧的受热面,增加传热效果。
]
空气预热器作用是什么?
空气预热器也被简称为热管式空预器,是提高锅炉热交换性能,降低热量损耗的一种预热设备。空气预热器的作用,是将锅炉尾部烟道中排出的烟气中携带的热量,通过散热片传导到进入锅炉前的空气中,将空气预热到一定的温度。在造型设计、表面处理和包装装横等方面赏弨悦目,产品具有名、特、优、新,具有较高的效应和商品信誉。热管式空气预热器是利用锅炉出口烟气所带热能,通过热管的超导传热,用来预热锅炉助燃空气或其他烘干用途。
空气预热器结构原理是什么?
我公司生产制造的热管式空气预热器采用重置放置形式,烟气和空气反向水平流动形成气——气换热,一定限度提高烟气换热效率。热管式空气预热器由箱体、热管束、中间隔板组成。箱体为两侧:一侧流动为烟气,一侧流动为空气。热管式空气预热器充分利用热管传热速度快,换热的特点,有效克服了气体间换热时换热系数不高的问题。市场化20多年以后,钢铁质量、价格在国际上都有相当竞争力。热管两端的外壁传热面积利用翅片可作适度扩展,这样处理,不仅强化了管外传热,也有效的减少了换热器的体积和重量,节约了金属耗材,可以得到一个高性价比的换热器。同时,通过调整热管加热侧和放热侧的热流密度,改变加热侧和放热侧的传热面积,可有效避免流体对换热器的酸腐蚀,提高设备使用寿命。
联系方式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