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排放的也不断增长。由煤炭燃烧所释放的占总排放量的85%,占总排放量的60%,二者所引起的酸雨量占总酸雨量的82%。据有关研究指出,我国每年排放造成的经济失约亿万元,每年我国和酸雨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约5000亿元。 当今国内外广泛使用的脱硫脱硝工程一体化技术主要是湿式烟气脱硫和选择性催化还原或选择性非催化还原技术脱硝组合。湿式烟气脱硫常用的是采用石灰或石灰石的钙法,脱硫效率大于90%,其缺点是工程庞大,初投资和运行费用高,且容易形成二次污染。选择性催化还原脱硝反应温度为250~450℃时,脱硝率可达70%~90%。该技术成熟可靠,在范围尤其是发达应用广泛,但该工艺设备投资大,需预热处理烟气,催化剂昂贵且使用寿命短,同时存在氨泄漏、设备易腐蚀等问题。所以,无论从环保达标排放,还是从保证企业终产量而言,煤气中这部分H2S都是必须要脱除的。选择性非催化还原温度区域为870~1200℃,脱硝率小于50%。缺点是工艺设备投资大,需预热处理烟气,设备易腐蚀等问题。 几十年来,脱硫脱硝工程及脱硫工艺不断的进步和发展,新的工艺技术不断的用于工业生产,现将概况分述于下。原料气脱除硫化物的技术分为干法脱硫和湿法脱硫两种。湿法脱硫又分为'湿式氧化法'和'胺法'。湿式氧化法是溶液吸收H2S后,将H2S直接转化为单质硫,分离后溶液循环使用。氧化铁脱硫技术:早使用的氧化铁脱硫剂为沼铁矿和人工氧化铁,为增加其孔隙率,脱硫剂以木屑为填充料,再喷洒适量的水和少量熟石灰,反复翻晒制成,其PH值一般为8-9左右,该种脱硫剂脱硫效率较低,必须塔外再生,再生困难,不久便被其他脱硫剂所取代。胺法是将吸收的H2S经再生系统释放出来送到克劳斯装置,再转化为单质硫,溶液循环使用。
脱硝技术从技术途径上可分为低氮燃烧技术和SCR烟气脱硝技术。低氮燃烧技术主要是采用复合式的空气分级低NOx燃烧技术 ,SOFA风的比例从25%提高到35%,该燃烧技术在获得较高的燃烧效率、确保煤粉安全稳定燃烧的同时能有效降低NOx的排放, 缓解炉后脱硝的压力。氧化镁脱硫技术是一种成熟度仅次于钙法的脱硫工艺,氧化镁脱硫工艺在世界各地都有非常多的应用业绩,其中在日本已经应用了100多个项目,台湾的电站95%是用氧化镁法,另外在美国、德国等地都已经应用,并且目前在我国部分地区已经有了应用的业绩。炉后烟气脱硝目前主要采用SCR烟气脱硝技术、SNCR烟气脱硝技术、SNCR/SCR联合烟气脱硝技术。 目前大型锅炉的脱硫技术基本上都是采用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工艺,其原理大同小异,在此不再赘述。湿法脱硫的核心部分 在于吸收塔,其型式主要有填料塔、液柱塔、喷淋塔、鼓泡塔和双回路塔。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