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凝剂的研究
国外速凝剂研究情况相对于国内,国外对速凝剂的研究较早,在20世纪30年代初期,国外就开始进行了喷射混凝土用速凝剂的研究,在这80多年的研发过程中,很多优良的产品被开发并已经成功在众多施工现场应用。在速凝剂市场演化了近一个世纪的时间中,速凝剂的制备成本持续下降,大量廉价的工业废品、工业副产品等开始作为产品的原材料应用于速凝剂的制备。并且,近十几年以来,很多发达
无碱混凝土速凝剂

速凝剂的研究
国外
速凝剂研究情况相对于国内,国外对速凝剂的研究较早,在20世纪30年代初期,国外就开始进行了喷射混凝土用速凝剂的研究,在这80多年的研发过程中,很多优良的产品被开发并已经成功在众多施工现场应用。在速凝剂市场演化了近一个世纪的时间中,速凝剂的制备成本持续下降,大量廉价的工业废品、工业副产品等开始作为产品的原材料应用于速凝剂的制备。并且,近十几年以来,很多发达开始逐步推广湿式混凝土喷射工艺,甚至全部淘汰了 “干喷”和“潮喷”工艺,其“高回弹”、“高粉尘浓度”的特点有悖于施工要求。因此,现场施工中喷射混凝土的回弹率和粉尘浓度得到很大程度的降低,而且,在生产设备及工艺不断更新的同时,他们也从没有间断对喷射混凝土用速凝剂的研究。
在水泥—
速凝剂—水的体系中,由于Al2(SO4)3等电解质的竭力,以及水泥粉磨过程中所加石膏的溶解,使水化初期溶液中的硫酸根离子浓度骤增并与溶液中的Al2O3,Ca(OH)2等组分急速反应,迅速声称唯针柱状的钙矾石及中间次生成物石膏,这些新生晶体的生长、发展,在水泥颗粒间交叉连生成网络状结构而速凝。同时速凝剂中的铝氧熟料及石灰,不但提供了有利的放热反应,为整个水化体系提供40C左右的反应温度,促进了水化产物的形成和发展,从而达到速凝的效果。
速凝剂对新拌混凝土性能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缩短初、终凝时间,一般都可以做到3~5min内初凝,10min内终凝。
凡是使用速凝剂的混凝土后期强度都要低一点,为了弥补后期强度的损失,除加强养护外,还可以复合减水剂一起使用,保持相同流动度情况下,由减水降低水灰比来弥补强度损失。且速凝剂对混凝土的收缩有增大的趋势,这主要是由于水泥早期水化过快。
目前,市场有不同种类的
速凝剂,这些速凝剂具有各自不同的化学组成,对混凝土的凝结时间和早期强度具有不同的作用。不考虑其他的应用,对于如何评价速凝剂的作用目前还没有一致的意见。水泥浆试验方法(维卡仪和Gillmone针仪)被用来研究水泥与速凝剂之间的相容性。但是,这些方法的效果目前还存在争议。
使用速凝剂掺入干混或湿混喷射混凝土中进行厚的衬板,特别是顶板施工,其目的是提高混凝土的早期强度以满足设计要求。但是,也会间接影响混凝土的其他性能,如:
(1)直接参与水泥凝结的反应,防止产生稠度的突然变化。
(2)直接与拌合水反应,促使拌合物变稠 。
(3)增加拌合物的触变性。
(4)在新拌浆体中没有流变反应,但使硬化相会有所改变。
(5)影响回弹和起灰量(干混),及终强度。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