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性切削油的重要特性如下:
(1)黏度
黏度是油品维持本身稠度的能力,在油性切削油中扮演重要角色。低黏度油较稀薄,有较好的渗透力及湿润力,如果选择适当的添加剂,可使油更的到达切削区。并且因为稀薄,其冷却、清洗能力均较佳。高黏度油较稠密,分子较大,有较佳的润滑性及较大的金属表面隔离能力,但是流动性及冷却性不如低黏度油。
边际润滑
在边际润滑中,
工业切削油
油性切削油的重要特性如下:
(1)黏度
黏度是油品维持本身稠度的能力,在油性切削油中扮演重要角色。低黏度油较稀薄,有较好的渗透力及湿润力,如果选择适当的添加剂,可使油更的到达切削区。并且因为稀薄,其冷却、清洗能力均较佳。高黏度油较稠密,分子较大,有较佳的润滑性及较大的金属表面隔离能力,但是流动性及冷却性不如低黏度油。
边际润滑
在边际润滑中,将极性物质加入矿物油中,会在工件面和刀具面形成有化学键结的有机薄膜。这种薄膜会黏附在金属表面,因此性比单纯以油分子隔离
工件及刀具的效果更好。
脂类物质早已用为矿物油添加剂,用来制成可产生合适有机薄膜的润滑油,脂类对改进切削有极显著的效果,这有助于刀具寿命的延长。常用的脂类添加剂有油酸脂、硬脂酸脂、菜籽油和它们的衍生物,目前亦有为数众多的合成脂类被使用。天然脂类、脂酸类和它们的衍生物能与金属表面形成单一分子薄膜,这种碳氢键薄膜会形成金属外表皮,这种膜是由金属与脂类反应所产生,称为「肥皂金属」。
脂类添加剂会产生有机膜,它可以避免金属的直接接触,直到温度升高至薄膜的熔点之前都有保护效果。其温度约在100℃~200℃,例如在易削钢和铜合金等原料的低负荷加工时就会达到此温度。使用在更高压、高温度的加工时,则需加入极压添加剂。
硫化脂如讨论它与铜反应情形,可区分为「活性硫」和「非活性硫」二种,活性硫会造成铜锈,非活性硫因为硫与脂结合物化学安定性高,所以和铜不反应。
硫也可以用溶解方式来加入矿物油或脂肪中,在这种情形下,活性极大,此种混合物一般称为「硫化油」。经过实地观察得知,如果将硫和氯二者加入切削油中,比个别只加入一种的效果好。确实的原因并不十分了解,可能的解释是硫可将加工温度降低至某个程度,在那温度下氯的效果极显著;亦可能是混合型态的硫/氯所形成的薄膜较强,故而有较佳的润滑性。
切削油中的硫及氯在切削区之前,亦可能以渗透方式进入金属结构中,因此降低了金属强度,使切削加工易于进行。大部分有关边际润滑和极压润滑的数据及理论都是对铁材和铁合金而言。对大部分其它易加工的金属,平常是不需要使用极压添加剂的。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