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手的发展历程
早在40年代,随着原子能工业的发展,已出现了模拟关节式的代机械手。
50~60年代即制成了传送和装卸工件的通用机械手和数控示教再现型机械手。这种机械手也称第二代机械手。
60~70年代,又相继把通用机械手用于汽车车身的点焊和冲压生产自动线上,亦即是第二代机械手这一新技术进入了应用阶段。
80-90年代,装配机械手处于鼎盛时期,尤其是日本。
化粪池机械手

机械手的发展历程
早在40年代,随着原子能工业的发展,已出现了模拟关节式的代
机械手。
50~60年代即制成了传送和装卸工件的通用机械手和数控示教再现型机械手。这种机械手也称第二代机械手。
60~70年代,又相继把通用机械手用于汽车车身的点焊和冲压生产自动线上,亦即是第二代机械手这一新技术进入了应用阶段。
80-90年代,装配机械手处于鼎盛时期,尤其是日本。
90年代机械手在特殊用途上有较大的发展,除了在工业上广泛应用外,农、林、矿业、航天、海洋、文娱、体育、服务业、军事领域上有较大的应用。
90年代以后,随着计算机技术、微电子技术、网络技术等的发展,机械手技术也得到飞速的多元化发展。
机械手制造商一般都会给出制动系统的相关信息。一些机械手会给出所有轴的制动信息。为在工作空间内确定精准和可重复的位置,你需要足够数量的制动。机器人特定部位的惯性力矩可以向制造商索取。这对于机械手的安全至关重要。同时还应该关注各轴的允许力矩。例如你的应用需要一定的力矩去完成时,就需要检查该 轴的允许力矩能否满足要求。如果不能,机械手很可能会因为超负载而故障。

冲压机械手人机交互系统介绍
人机交互系统是人与冲压
机械手进行联系和参与控制的装置,分别是指令给定装置和信息显示装置。
控制系统是按照输入的程序对驱动系统和执行机构发出指令信号,并进行控制。信号传输线路大多数都在冲压机械手内部。控制系统的任务是根据冲压机械手的作业指令程序以及从传感器反馈回来的信号,支配冲压机械手的执行机构去完成规定的运动和功能。如果冲压机械手不具备信息反馈特征,则为开环控制系统,如果冲压机械手具备信息反馈特征,则为闭环控制系统。根据控制运动的开式可分为点位控制和连续轨迹控制,根据控制原理可分为程序控制系统,自适应控制系统和人工智能控制系统。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