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硅酸盐细菌和日本诺卡氏混培而成制备 目前国内与硅酸盐细菌的混培制剂并不是很多,具有代表性的是JT复合,该是由台湾硅酸盐细菌和日本诺卡氏混培而成,由西安中晟化工大陆地区销售,在农业生产中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1.:复合菌剂,枯草芽孢杆菌+胶冻样类芽孢杆菌,双菌双效。2.优势剂型:可溶性,可喷施,可滴灌。3.土壤改良:形成有益菌群,产生多种酶,
胶冻样类芽孢杆菌经销商

台湾硅酸盐细菌和日本诺卡氏混培而成
制备
目前国内与硅酸盐细菌的混培制剂并不是很多,具有代表性的是JT复合,该是由台湾硅酸盐细菌和日本诺卡氏混培而成,由西安中晟化工大陆地区销售,在农业生产中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1.:复合菌剂,枯草芽孢杆菌+胶冻样类芽孢杆菌,双菌双效。
2.优势剂型:可溶性,可喷施,可滴灌。
3.土壤改良:形成有益菌群,产生多种酶,改良土壤团粒结构。
4.提高肥效:随肥冲施,分解土壤中固化的养分元素,提高肥料利用率。
5.易吸收:内含多种氨基酸,有利于促进作物根系生长。

硅酸盐细菌主要指胶冻样芽胞杆菌
硅酸盐细菌主要指胶冻样芽胞杆菌(Bacillus mucilaginosus)的一个变种或环状芽胞杆菌(B.circulans)、及其它经过鉴定的菌株。B.circulans是得到国际承认的菌株,有文献表明其有一定毒力,需慎重对待。但我国和前苏联学者一般认为硅酸盐细菌是指胶冻样芽胞杆菌(Bacillus mucilaginosus),国际上现已承认其分类上的名称。后来有些研究表明某些非硅酸盐细菌也有类似的分解钾磷的功能。

硅酸盐细菌的形态特征有哪些
硅酸盐细菌在选择培养基平板上,菌落表面湿润而光滑,质地粘稠并有弹性,无色透明隆起度大,像半颗玻璃珠;菌体长杆形,大小为4~7微米×1~1.2微米,连同荚膜,大小为7~10微米×5~7微米,荚膜比菌体大10~15倍,有时甚至有2~4层荚膜。需要说明的是荚膜的产生、大小、层数与培养基的营养成分密切相关,营养丰富时,不形成荚膜或荚膜较小,反之荚膜大而肥厚,层数增多,荚膜的有无是鉴别硅酸盐细菌的重要形态特征。菌体两端钝园,菌体中往往有1~2个大脂肪类颗粒。此外,菌体还能形成粗大的椭圆形芽胞。革兰氏染色阴性,用复红染色能清晰地看到硅酸盐细菌形态特征。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