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化沟法
氧化沟法是在20世纪50年代初期发展而形成的,因其构造简单,易于管理,很快得到了推广应用,且不断。目前,氧化沟在应用中发展出了多种形式,比较有代表性的有:
①帕式,简称单沟式,表面曝气采用转刷曝气,水深一般在2.5—3.5 m。微滤机占地面积小,生产能力大(250-36000m3/d),操作管理方便,已成功地应用于给水及废水处理。
②奥式,简称同
工业污水处理公司排名

氧化沟法
氧化沟法是在20世纪50年代初期发展而形成的,因其构造简单,易于管理,很快得到了推广应用,且不断。目前,氧化沟在应用中发展出了多种形式,比较有代表性的有:
①帕式,简称单沟式,表面曝气采用转刷曝气,水深一般在2.5—3.5 m。微滤机占地面积小,生产能力大(250-36000m3/d),操作管理方便,已成功地应用于给水及废水处理。
②奥式,简称同心圆式,实际应用的多为椭圆形的三环道组成,3个环道采用不同的.DO,如外环为0、中环为1、内环为2,这有利于脱氮除磷。采用转碟曝气,水深一般在4.0-4.5 m。③卡式,简称循环折流式,采用倒伞形叶轮曝气,水深一般在3.0 m左右,但污泥易于沉积。④三沟式氧化沟(T型氧化沟),该工艺由3个池组成,中间作曝气池,左右2个池兼作沉淀池和。曝气池。其特点是采用转刷曝气、水浅、占地面积大、不设厌氧池,不具备除磷功能口J。
膜分离技术
膜分离技术是用膜分离代替沉淀进行泥水分离,可带来活性污泥工艺的以下变化:
①不再存在污泥膨胀问题。在调控活性污泥系统时,不必再考虑污泥的沉降性能,从而使工艺控制大大简化;
②曝气池的污泥浓度将大大提高,MLSS可以大于20 g/L,从而使系统可在超大泥龄、超低负荷状态下运行,充分满足去除各种污染物质的需要;
③在同样的处理要求下,可使曝气池容积大大减小,节省了处理厂的占地面积;
④污泥浓度的提高,要求较高的曝气速率,因而纯氧曝气将随着膜的分离而被大量采用。
传统活性污泥法
1.简介
活性污泥法工艺是一种应用广泛的废水好氧生化处理技术,其主要由曝气池、二次沉淀池、曝气系统以及污泥回流系统等组成。
2.工艺特点
(1)优点:
工艺相对成熟、积累运行经验多、运行稳定;有机物去除,BOD5的去除率通常为90%~95%;曝气池耐冲击负荷能力较低;适用于处理进水水质比较稳定而处理程度要求高的大型城市污水处理厂。
(2)缺点:
需氧与供氧矛大,池首端供氧不足,池末端供氧大于需氧,造成浪费;传统活性污泥法曝气池停留时间较长,曝气池容积大、占地面积大、基建费用高,电耗大;脱氧除磷效率低,通常只有10%~30%。

生物膜法工艺
生物膜法是土壤自净过程的人工强化,主要去除废水中溶解性的和胶体状的有机污染物,同时对废水中的氨氮还具有一定的硝化能力。生物膜法在处理工业废水中有着广泛应用。
优点:
微生物多样化,生物的食物链长,有利于提高污水处理效果和单位面积的处理负荷。
优势菌群分段运行,有利于提高微生物对有机污染物的降解效率和增加难降解污染物的去除率,提高脱氮除磷效果。
对水质、水量变动有较强的适应性,耐冲击负荷力增强。
污泥沉降性能好,易于固液分离,剩余污泥产量少,降低了污泥处理费用,进而降低投资费用。
适合低浓度污水的处理。
易于维护,运行管理方便,耗能低。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