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让借口欺骗你的大脑
每次你不想学习的时候,就需要留意一下自己找的借口。
比如我在学习的时候,总喜欢告诉自己,再刷5分钟“某音”、再打一盘“”就去学习啦!
然后时间过去之后,我又会对自己说,“再看一分钟”,于是1个小时、2个小时之后,看的有些累了,我就就想,要不再休息一会儿吧。
当你也遇到和我一样的状况时,你需要做的是,告诉自己,我只要再学15分钟就可以玩
男孩子教育问题

不要让借口欺骗你的大脑
每次你不想学习的时候,就需要留意一下自己找的借口。
比如我在学习的时候,总喜欢告诉自己,再刷5分钟“某音”、再打一盘“”就去学习啦!
然后时间过去之后,我又会对自己说,“再看一分钟”,于是1个小时、2个小时之后,看的有些累了,我就就想,要不再休息一会儿吧。
当你也遇到和我一样的状况时,你需要做的是,告诉自己,我只要再学15分钟就可以玩手机。当15分钟到了的时候,你可以说,不然我再学15分钟。
如果你是“喜欢做自己擅长学科的人”,建议你从你喜欢擅长的那个学科开始学起;
如果你是“喜欢挑战自己”的人,建议你从自己不擅长的学科开始,这样你可以对自己说,“我就不信了,这道题做不完,就不看手机。”
坚持你的计划,多了不要做
作为“计划总是坚持不下去”的人,这点我可以说是很有心得。
很多同学在定计划的都是热血沸腾,于是就出现了下面的状况:
今天定的计划是做一张数学卷子,一张英语卷子,复习前两天的错题。
很快做完之后,你对自己说,今天效率好高,要不然我再做一下明天的物理卷子吧。结果当天学到了凌晨一点。
这样持续了4天,到了第5天,“好累啊,反正前两天做了那么多,今天就休息吧,明天再做。”
然后接下来的每你都给自己找这样的借口,于是的“蜕变计划”自然就半途而废啦!
正确的做法应该是,每天按照自己的计划,按部就班地进行,然后根据水平和实际情况,逐步增量。
比如,今天的学习计划是复习一道错题。那么执行到第3天,你的学习计划就可以增加到复习两道错题。
但是记住,不要心血来潮完成过多的任务,这样会提前透支大脑的满足感。而且,你的身体更容易感到疲倦,计划当然不容易完成啦!
6岁分水岭,9岁定成绩孩子教育的黄金期很短暂
教育李玫瑾曾经指出:
孩子六岁之前,父母的唠叨和话语是黄金,十二岁之后,父母的话语就是垃圾。
她将孩子的成长和父母的教育,划分为三个阶段。
接受期(6岁以前):养成孩子的好习惯。
这个阶段对孩子影响就是父母,孩子的一言一行,实际就是父母本身的折射。
看到父母的行为,孩子会不自觉模仿,听到父母的话语,孩子会无条件信服。
过渡期(6~12岁):挖掘孩子的天赋与才能。
进入学校后,孩子开始接受家庭和学校两种教育,正在以飞快的速度成长。
如果之前父母教得好,孩子在学校就会表现得越来越好,反之则出现各种问题。
敏感期(12岁以后):多陪伴,多沟通,多了解。
进入初中后,孩子变得独立、有了自己的想法,对父母的唠叨已经不厌其烦。
如果教育不当,父母不够尊重、信任孩子,会引起孩子。
教育孩子的黄金期,真的很短暂。
0-12岁是孩子成长的黄金期,6岁是孩子成长的分水岭,9岁更是孩子成绩的定型期,这时候孩子的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已经基本稳定,学习成绩几乎就定型了。
一定要把握好教育孩子的黄金期,抓好这三方面的教育:
、培养良好的习惯。
第二、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第三、树立充足的自信心。
“花有重开时,人无再少年。”孩子的花期耽误不得,必须从小抓起,一刻都不能松懈。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