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履带运输车新车在投入使用以前必须进行以下几项检查
新车在投入使用以前必须进行以下几项检查
(1)整车各部位的连接及紧固情况,林业履带运输车让机车自动向前行驶。
(2)散热器的存水量及冷却系统有无漏水的现象。
(3)柴油机、变速箱、后桥、转向器液压油箱的油量,不足时要添加,并检查各部位有无漏油现象。
(4)制动系是否
林业履带运输车

林业履带运输车新车在投入使用以前必须进行以下几项检查

新车在投入使用以前必须进行以下几项检查
(1)整车各部位的连接及紧固情况,林业履带运输车让机车自动向前行驶。
(2)散热器的存水量及冷却系统有无漏水的现象。
(3)柴油机、变速箱、后桥、转向器液压油箱的油量,不足时要添加,并检查各部位有无漏油现象。
(4)制动系是否工作正常,林业履带运输车制动油液不足应添加,检查各管路接头有无漏油现象。
(5)转向机构各部位有无松晃和发卡。
(6)电气设备、灯和仪表是否正常。
(7)轮胎气压是否符合规定的压力。
(8)林业履带运输车变速箱各挡位能否正确接合,会不会有“窜挡”现象。
林业履带运输车下部钢结构的工况及受力分析
林业履带运输车下部钢结构的工况及受力分析
为保证设备在极限条件下仍能正常作业,应充分考虑设备在现场工作的实际情况。林业履带运输车主要用于驮运或牵引重物,工作时主要分为直行、爬坡、转弯等情形。由于其作业时只能单独驮运重物或牵引重物,两者不能同时进行;此外,在驮运重物爬坡的情况下也不允许转弯。
因此,确定负载爬坡、牵引爬坡和单边转弯等 3 种工况为履带运输车的极限工况。同时,林业履带运输车驮运重物时,要求重物的核心保持在安全半径内(防止设备倾翻所限定的zhong核心范围),安全半径可根据刚性双履带行走装置倾翻边界线确定,并考虑不小于 1.5 的安全系数。
该林业履带运输车行驶时,下部钢结构受到的载荷包括:
下部钢结构自重 G1,林业履带运输车其他零部件 (如履带板G21、驱动轮 G22、张紧轮 G23 等行走装置以及举升平台 G24、发动机 G25 等)的重力 G2,举升重物的重力 G3 或牵引重物的牵引力 F5,驱动装置作用在履带架上的驱动力 F(转弯 1时驱动力用 F3 表示),履带张紧力 F6 以及行驶阻力等。
其中,行驶阻力主要包括:支重轮沿履带板滚动所产生的摩擦阻力和支重轮轴颈中的摩擦阻力、横向摩擦阻力(转弯行驶时考虑)、行驶风阻力,以及履带板与地面间的土壤阻力、驱动轮轴和导向轮轴与轴套间的摩擦阻力、履带链在绕上及绕出驱动轮和导向轮时履带销中的摩擦所造成的摩擦阻力等。在计算行驶阻力时,主要考虑摩擦阻力、风阻力、转弯行驶的横向摩擦阻力等,其他的阻力较小,暂不考虑。
林业履带运输车传动系统在非稳定工况下的动态特性

林业履带运输车传动系统在非稳定工况下的动态特性
传动系统的性能对整个车辆的动力性、燃油经济性、环境的污染以及寿命等都有极大的影响。研究林业履带运输车传动系统动态特性的目的是分析产生非稳定工况的各种因素,改进车辆传动系统的结构及其控制策略,减少车辆在行驶过程中产生的动载荷。
融的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电子技术和智能控制技术为一体的林业履带运输车电子技术与机械传动系统的结合,为履带运输车综合传动系统实现良好的动态特性奠定了基础。林业履带运输车传动系统的非稳定工况也称为过渡过程,指的是履带运输车从一种稳定工况向另一种稳定工况的过渡,包括林业履带运输车的起步、加速、减速、换挡、制动、转向等过程。非稳定工况与稳定工况的区别,在于履带运输车在非稳定工况下传动系统中存在一个或几个非稳定激励源,使某些部件处于过渡工作状态。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