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闭症儿童语言问题的认识上存在的大误区。语言只是沟通的工具之一,是孩子具备认知、情感、人际交往等基本能力后,他/她用来与别人沟通的工具。认知较差的孩子语言会长期处于模仿阶段,没有认知基础,孩子的语言无法拓宽。他们不知道要说什么,要怎么说;情感、感知异常的孩子语言进步缓慢,即使有语言也很难发展自主语言,因为他们不知道言语的作用,不知道为什么要使用语言;有时候,甚至可能会出现我们训
自闭症学校中心

自闭症儿童语言问题的认识上存在的大误区。语言只是沟通的工具之一,是孩子具备认知、情感、人际交往等基本能力后,他/她用来与别人沟通的工具。认知较差的孩子语言会长期处于模仿阶段,没有认知基础,孩子的语言无法拓宽。他们不知道要说什么,要怎么说;情感、感知异常的孩子语言进步缓慢,即使有语言也很难发展自主语言,因为他们不知道言语的作用,不知道为什么要使用语言;有时候,甚至可能会出现我们训练的孩子会叫“mama”,但却无法听到他/她面对母亲自主深情的叫一声“妈妈”。
孩子没有任何口语,有些家长认为当务之急就是说话,强烈要求给孩子安排以训练发音为的课程,并拒绝参加任何其他课程。即便孩子出现语言,也有可能长期处于只会处于模仿单音节的阶段,而且只有在老师或家长要求下才会跟着模仿,连基本需求也不会用语言表达。
原来,这个孩子只参加“语言(发音)”训练,而忽视了认知、交往能力的培养,所以孩子只有模仿的能力。实际上孩子的认知能力差,语训老师教的口舌操老是学不会,给他讲的发音要求也听不懂,孩子根本没有兴趣学习,而即使孩子愿意学,也很难理解老师的意图;孩子的人际关系及合作行为较差,造成孩子学习到的语言没有机会运用,变成了只是应付老师家长的工具(鹦鹉学舌);而情感、感知觉方面的异常,渐渐使他失去了语言交流的动机;当孩子不知道要说什么时,为什么要说话时,他就只有靠模仿了,不能体会与人交流的乐趣,不知道用语言与人沟通,他就会失去学习语言的兴趣。即使他学会了一些发音技巧,甚至有学会流利的说一些词语句子,他的语言也是没有价值的,反而会变成一种自言自语、喋喋不休的行为问题。
绝大多数人对于融合教育是不理解的,因此在推行的过程中遇到了阻碍。首先整个社会大众的不理解,导致很多学校不够重视,因此很多幼儿园及普小的融合教育并没有做起来;其次是家长们的不接纳,他们认为班级里有这样的孩子会影响教学进度,会带坏自己班里的孩子,所以非常排斥与特殊孩子在一个教室学习。他们会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给学校施压,目的就是把这些孩子赶出去。再次就班主任方面,班里有这样的孩子增加了班级的管理难度,同时孩子的成绩也会影响到老师的绩效考核,因此老师也不欢迎这类孩子的加入;就是同伴关系,特殊孩子在普通班学习,很容易受到其他小朋友的的和,因此也会导致融合困难。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