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薄片类石墨片电极放电效果
薄片类石墨片电极形状的放电较之于其他普通形状的放电难度相对较高,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排屑条件较差。对于薄片石墨片电极来说,放电深度和电极本身的厚度有一定关系,一般在电极厚度的20倍左右放电的状态会比较理想,放电速度也比较快,超过此范围,排屑会越来越困难,放电效率会随之下降,另外,由于放电通道中排屑物的增多,两次放电现象
手机导热石墨片

关于薄片类石墨片电极放电效果
薄片类石墨片电极形状的放电较之于其他普通形状的放电难度相对较高,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排屑条件较差。对于薄片石墨片电极来说,放电深度和电极本身的厚度有一定关系,一般在电极厚度的20倍左右放电的状态会比较理想,放电速度也比较快,超过此范围,排屑会越来越困难,放电效率会随之下降,另外,由于放电通道中排屑物的增多,两次放电现象的几率也随之增加,造成这部位的放电间隙增大甚至超差,导致后续精加工电极修正不到位。
2、深度和宽度比值大的薄片电极,在两边放电间隙不均匀的情况下,间隙小的一侧由于受放电作用力的影响,迫使电极向间隙比较大的一侧弯曲,越接近深处,这种现象越严重,这也是造成底部侧面不易修光的原因之一。这种现象一般在电极作摇动加工动作时比较明显。
天然石墨片与人造石墨片的区别和联系
鉴于以上天然石墨片为原料制备出来的通常是狭义的人造石墨片,现仅分析和讨论天然石墨片与狭义人造石墨片的区别与联系。
晶体结构
天然石墨片:晶体发育较为完善,鳞片石墨片的石墨片化程度更在98%以上,而天然微晶石墨片的石墨片化程度通常在93%以下。
人造石墨片:晶体发育程度取决于原材料及热处理温度。一般来说,热处理温度越高,其石墨片化程度也就越高。目前工业生产的人造石墨片,其石墨片化程度通常90%。
组织结构
天然鳞片石墨片:是一种单晶,组织结构较简单,仅存在结晶学上的缺陷(如点缺陷、位错、层错等),宏观上表现出各向异性的特征。天然微晶石墨片的晶粒较小,晶粒之间杂乱排列且存在杂质脱除后的孔洞,宏观上表现出各向同性。
如何区分人工石墨片与天然石墨片之间的差异呢?
石墨一般可分为天然石墨与人造石墨,二者结构相近,物理化学性质相似,但用途却有着较大差别,很多消费者在选择两者的时候也会时常感觉不少的困扰,下面就从天然石墨与人造石墨结构组成、性能的角度出发,分析两者的在性质以及应用上的区别。
1、颜色:从颜色上区分天然石墨片的颜色较暗,而人工石墨片的颜色是偏浅有白色的泛光。
2、密度:因为人工石墨片在合成时的杂质较少且密度要高于天然石墨片。一般来说,人工合成石墨导热系数是700~1500w,而天然石墨导热系数只有300~700w。天然石墨的价值及其纯度与粒度关系。纯度常用含碳量或灰分表示,一般含碳量越高,灰分越少,则价格越高。
3、价格:一般来说人工石墨的价格是天然石墨价格的4~5倍。天然石墨片价格和其效果都能让行业使用者接受并信服,故天然石墨片已经在各行业用的非常成熟广泛。人工石墨制造比天然石墨复杂且制作成本昂贵,故一般行业产品的需求都不会接受其成本。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