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氮化曲轴变形的原因分析机加工造成的残余应力使工件在氮化过程中产生弯曲和翘曲等变形。机加工产生的残余应力的大小与加工方法、进刀量、冷却方式及工件的装卡等多种因素有关。工件在机加工时,由于进刀量过大,冷却不良等因素,造成工件局部过热而产生热应力。这种应力采用人工时效的方法予以消除,氮化前这种应力消除得越,氮化时产生的变形也越小。虽然曲轴在氮化前进行两次人工时效,但由于收到时效温度的限制,又由于
氮化热处理
影响氮化曲轴变形的原因分析
机加工造成的残余应力使工件在氮化过程中产生弯曲和翘曲等变形。机加工产生的残余应力的大小与加工方法、进刀量、冷却方式及工件的装卡等多种因素有关。工件在机加工时,由于进刀量过大,冷却不良等因素,造成工件局部过热而产生热应力。这种应力采用人工时效的方法予以消除,氮化前这种应力消除得越,氮化时产生的变形也越小。虽然曲轴在氮化前进行两次人工时效,但由于收到时效温度的限制,又由于曲轴工序多,加工周期长,不可避免的存在一些残余应力,这些应力在氮化过程中得到松弛,造成曲轴氮化变形。
氮化处理的冷却:
大部份的工业用渗氮炉皆具有热交换机,以期在渗氮工作完成后加以急速冷却加热炉及被处理零件。即渗氮完成后,将加热电源关闭,使炉温降低约50℃,然后将氨的流量增加一倍后开始启开热交换机。此时须注意观察接在排气管上玻璃瓶中,是否有气泡溢出,以确认炉内之正压。等候导入炉中的氨气安定后,即可减少氨的流量至保持炉中正压为止。当炉温下降至150℃以下时,即使用前面所述之排除炉内气体法,导入空气或氮气后方可启开炉盖。

氮化处理有哪些优缺点?
氮化处理是将钢铁零件放在渗氮介质中,在一定温度下保温,使氮原子渗入工件表面层的热处理工艺。
(1)氮化处理优点
高硬度和高性:对38CrMoAlA等氮化钢制零件,氮化后的表层硬度可以提高到HV1000~1200,相当于HRC70左右。这显然是一般淬火或渗碳淬火处理达不到的。尤其宝贵的是,这种高硬度可在500℃左右长期保持不下降。由于硬度高,性也很好,能抗各种类型的磨损。
(2)氮化处理的缺点
由于氮化温度低,所以氮化速度远比其它化学热处理如渗碳慢得多。例如获得1mm深的渗层,用渗碳处理,只要6~9h,而获得0.5mm深的氮化层,用普通气体氮化,需要40~50h。所以氮化是一种成本高、费时、费电、效率极低的热处理工艺。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