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装生产流水线的注意事项 一、涂装生产线上应注意被涂物件的装挂。预先通过试浸来设计挂具及物件在涂装生产线上的装挂方式,保证工件在浸涂时处于好的位置。被涂物的zui大平面应接近垂直,其他平面与水平呈10°-40°角,使余漆的涂装面上能够较流畅地流尽。 二、在涂装生产线上涂装时为防止溶剂在车间内的扩散和尘埃落入漆槽内,浸漆槽应保护起来。 三、大型物件在涂装生产线上浸涂后,应待溶剂基本挥发后再送入烘房。 四、涂装时要不断注意涂料粘度的测定,每班应测定1-2次粘度,若粘度增高超过原粘度的10%,就应及时补加溶剂。添加溶剂时,应停止浸涂作业。搅拌均匀后,测定粘度,然后再继续作业。 五、漆膜的厚度主要决定于涂装生产线上物体提升的速率以及漆液的粘度。在按上述要求控制了漆液的粘度后,涂装生产线应按照漆膜30um左右的zui大限速度,根据不同的设备,实验确定合适的提升速率。按此速率均匀地提升被涂物件。提升速率快,漆膜薄;提升速率慢,漆膜厚且不均匀。
电泳涂装法 我国开发电泳涂料和涂装技术已有近30年的历史,在1965年上海涂料研究所开发成功阳极电泳涂料,随后有些涂料厂也相继试制成功。到70年代我国汽车工业中已建成几条汽车零部件阳极电泳涂装线。di一代阴极电泳涂料由当时的兵器部wu四研究所(现改为五九所)于1979年首先研制成功,并在产品上得到了一定的应用,上海涂料所、兰州涂料所、沈阳、北京、天津等漆厂也做了大量阴极电泳涂料的开发工作。在六五期间我国涂料工业从日本、奥地利和英国引进了阴极电泳涂料的制造技术和涂装技术,di一条流水生产的汽车车身阴极电泳涂装生产线于1986年7月在一汽车身厂投产,随后同时引进的二汽驾驶室和济汽车身阴极电泳线相继投产,在我国汽车工业中形成采用阴极电泳涂装替代阳极电泳涂装之势,到1990年底已建成投产的阴极电泳涂装线有21条(其中车身涂装线16条)。到1994年底投产的已接近40条,几条生产能力10万辆以上的引进阴极电泳涂装线(如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捷达线生产能力30万辆电泳槽300立方米、上海—大众汽车有限公司、天津夏利汽车有限公司等大槽电泳线)已于1995、1996的建成投产。
喷涂工艺作为加工制造行业不可或缺的工艺,对喷涂设备的依赖性是比较强的,虽然如今的喷涂设备从整体来说已经具备了极高的自动化水平,但是从地域划分来看,各地自动化程度的表现并不一致,这也就给企业的设备采购增加了难度,不过在广东喷涂设备生产企业的不懈努力下,自动化喷涂已经成为了现实,这也是其设备能够根本性原因,相信这对提升加工制造也的整体工作效率也会起到决定性作用,毕竟喷涂操作在整个制造流程中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任何客观因素都无法阻挡自动化喷涂作业的推进。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