铝离子浓度,控制在5—15 g/l。铝离子小于5g/l,生成的氧化膜吸附能力降低,影响上色速度,铝离子大于15g/l时,氧化膜的均匀性受到影响,容易出现不规则的膜层。
氧化温度,控制在20℃左右,氧化槽液的温度对染色的影响非常显著,过低的温度致使氧化膜的膜孔致密,染色速度显著减缓;温度过高,氧化膜蔬松,容易粉化,不利于染色的控制,氧化槽的温差变化应在2℃以内为宜。
电
隐框幕墙型材订制

铝离子浓度,控制在5—15 g/l。铝离子小于5g/l,生成的氧化膜吸附能力降低,影响上色速度,铝离子大于15g/l时,氧化膜的均匀性受到影响,容易出现不规则的膜层。
氧化温度,控制在20℃左右,氧化槽液的温度对染色的影响非常显著,过低的温度致使氧化膜的膜孔致密,染色速度显著减缓;温度过高,氧化膜蔬松,容易粉化,不利于染色的控制,氧化槽的温差变化应在2℃以内为宜。
电流密度,控制在120—180a/m2。电流密度过大,在膜厚一定的情况下,就要相应地缩短铝制品在槽中的电解时间,这样,氧化膜在溶液中的溶解减少,膜孔致密,染色时间加长。同时,膜层容易粉化。
膜厚,染色要求氧化膜厚度一般在10μm以上冲溶液。膜厚过低,染色容易出现不均匀现象,同时在要求染深色颜色(如黑色)时,因为膜厚不够,导致染料的沉积量有限,无法达到要求的颜色深度。

挤压铝型材内部残留了空气的主要因素
铝型材挤压机进行加压的时候,会在铝型材里面残留空气,导致铝型材的内部和表面都出现气泡,产生不能的缺陷,使得铝型材变成了废料。为了避免空气进入铝型材中,一定要找出空气被带入的原因。下面笔者介绍的是四个挤压铝型材内部残留了空气的主要因素。
1、长棒热剪导致了空气的残留。对于柱棒热剪切的时候形成的剪切面是不会、垂直的。工业铝型材简单的进行长棒热剪切会使得柱棒的弯曲非常严重,导致铝型材出现椭圆形的横截面以及被剪切一头非常巨大的倒圆角。就算是型的长棒热剪,被剪切柱棒的边缘角度总是会产生倒圆,这些倒圆就是空气残留的地方。
2、镦粗导致了空气的残留。只有在盛装铝锭的筒直径比柱棒的直径大的时候,柱棒才能够被放入到盛装铝锭的筒里面。对于盛装铝锭筒里面的柱棒施加压力导致柱棒扩大到盛锭筒直径之后,一定要排放出去所携带的气体。气体没有排放出去,残留在铝锭里面后就会变成气泡。
3、由于两根铝棒相接而导致了空气的残留。因为两根短柱棒的表层基本上是平的,携带进去空气的概率非常小。锯切的直接干扰到两根短柱棒之间携带的空气数量。目前具有一种高新技术能够防止两根短柱棒相接,进行消除空气进入的可能性。
4、铝型材挤压的时候一定要避免空气的进入,以免出现空气残留的状况,是的后期处理中产生各种缺陷。

工业铝型材设计时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
硬度:很多客户在购买铝时非常关心,硬度跟合金化学成份有直接的关系。其次,不同的状态也影响较大,从所能达到的硬度来看,7系,2系,4系,6系,5系,3系,1系,依次降低。
强度:强度是产品设计时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成其是铝合金组件作为组件时,应根据所承受的压力,选择适当的合金。纯铝强度,而2系及7系热处理型合金度,硬度和强度有一定的下相关系。
耐蚀性:工业铝型材耐蚀性包括化学腐蚀,耐应力腐蚀等性能。一般而言,1系纯铝的耐蚀性,5系表现良好,其次是3系和6系,2系及7系较差。耐蚀性选用原则应根据其使用场合而定。高强度合金腐蚀环境下使用,必须使用各种防蚀用复合材料。
加工性:加工性能包插成形性能与切削性能。因为成形性与状态有关,在选择铝合金牌号后,还需考虑各种状态的强度范围,通常强度高的材不易成形。台果要对铝材进行折弯,拉伸,深冲等成形加工,完退火状态材料的成形性,反之,热处理状态材料的成形性差。铝合金的切削性较差,对于模具,机械零件等需要切削性较佳,反之,低强度者切削性较差,对模具,机械零件等需要切削加工的产品,铝合金的切削性是重要的考虑因素。
焊接性:多数铝合金的焊接性均无问题,尤其是部分5系列的铝合金,是专为焊接考虑而设计的,相对面言,部分2系和7系的铝合金较难焊接。
装饰性能:工业铝型材应用于装饰或某些特定的场合时,需要对其表面进行阳极氧化,涂装等加工,以获得相应的颜色和表面组织,这时其装饰性应该重点考虑的,一般而言,耐蚀性较好的材料,其阳极处理性能,表面处理性能,涂装性能都非常出色。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