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塞销的常见故障与检修
(1)活塞销的常见故障
1)活塞销的磨损
①原因承受较大的交变负荷。
②后果活塞销、活塞销座孔及连杆衬套配合处相对磨损;活塞销与活塞销座孔、活塞销与连杆衬套配合间隙增大;产生敲击声(销子响)。
2)断裂
①原因活塞销质量不好,有裂纹。
②后果打坏汽缸体,造成事故。
(2)活塞销的检验与修理
1
超静音柴油发电机运行

活塞销的常见故障与检修
(1)活塞销的常见故障
1)活塞销的磨损
①原因承受较大的交变负荷。
②后果活塞销、活塞销座孔及连杆衬套配合处相对磨损;活塞销与活塞销座孔、活塞销与连杆衬套配合间隙增大;产生敲击声(销子响)。
2)断裂
①原因活塞销质量不好,有裂纹。
②后果打坏汽缸体,造成事故。
(2)活塞销的检验与修理
1)活塞销磨损的测量与修复
①磨损的测量内燃机的活塞销,应用千分尺测量。测量时要测三个部位:两头和中间。每一部位所测得的任意两相互垂直的直径之差即为该部位的失圆度;三个部位上所测得的大与小直径之差即为锥形度;其失圆度及锥形度一般不应大于0.005mm。
②修复当径向磨损大于0.5mm时,必须更换;当径向磨损小于0.5mm时,可采用镀铬或镦粗的方法修复(镦:冲压金属板使其变形,不加热叫冷镦,加热叫热镦)。
2)活塞销裂纹的检验方法是先将活塞销清洗干净,然后用放大镜观察,必要时可用磁力探伤法检查。如有裂纹、表面脱落或锈蚀严重等均应更换。
(3)活塞销与销座孔的修配
1)活塞销的选配
①活塞销除标准尺寸外,还有四级加大修理尺寸:+0.08mm、+0.12mm、+0.020mm、+025mm。
②选配时应根据销孔磨损以后的内径,选用近似于内径的加大活塞销(一般比销孔的内径大0.025~0.05mm),如选用大一级的加大活塞销配合时仍感松旷,则应重选活塞。
③内燃机大修时,因选配的活塞是新的,因此,活塞销应选配标准的,以便给以后的维修留有更换的余地。
④新选配的活塞销锥形度和失圆度应不超过0.005mm,表面粗糙度不0.32,对多缸内燃机而言,各缸的活塞销质量相差不得超过10g。
⑤活塞销与销座孔,在常温(15~25℃)下,应有0.025~0.04mm的过盈量。
连杆瓦的修配
①修配方法
a.将曲轴抬上架,或立于飞轮上。
b.擦净连杆轴颈和轴瓦。若轴颈上有毛糙、可将00#砂布剪成与轴颈同宽并蘸上少许机油把毛糙打磨光。
c.将选好的轴瓦和连杆装在轴颈上,扭紧螺钉到转动有阻力为止,然后往复转动3~4圈,再拆下连杆轴瓦,查看与轴颈的接触情况并进行修刮。
开始修刮时,轴瓦与轴颈的接触一般都是在每片瓦的两端,经几次修刮后应注意:当接触面扩大到轴瓦长度的1/3以上时,应在轴瓦座两端面接触处垫以厚度为0.05mm的薄铜皮2~3片(注意不要将它垫在轴瓦两端的接合处),这样可以减少轴瓦的修刮量,缩短其修刮时间;在修刮时,必须根据接触情况,以左手托连杆或瓦盖,右手将持平,以手腕运动,使由外向内修刮,起刀和落刀要稳,要始终保持的锋利;开始修刮时,要求重者多刮,轻者少刮或不刮,以便迅速刮出均匀的接触面。接合面附近,开始适当重刮,刮到中途少刮或者不刮;当修刮到轴瓦接触面接近全面时,应以调整为主,刮重留轻,刮大留小,直至扭力上够,松紧度合适,接触面达到75%以上为止;在修刮过程中,如松紧度合适,但接触面未达到要求,可适当减少垫片后继续修刮;在一般情况下,轴瓦刮好后要保留1~2个垫片以便内燃机工作一段时间后对轴瓦的松紧度进行调整;在特殊情况下,如轴瓦的修刮量太小,可以在轴瓦的背面加上适当厚度的铜垫片,但这种方法只能在中、小修时使用,在大修时一律不得使用。公斤扳手法(比较可靠的方法):用扭力扳手在曲轴后端装飞轮的螺栓处转动,其转动力矩为:3道瓦:2~3kgfm。
②对轴瓦孔失圆度、锥形度的检查其测量方法是:按规定力矩拧紧瓦盖螺栓,然后用量缸表测量其失圆度与锥形度。在同一横截面两互相垂直的直径之差即为失圆度;在同一纵截面大与小直径之差即为锥形度。其失圆度与锥形度均应在0.02~0.04mm以内。
③松紧度(轴瓦与轴颈的径向间隙)的检查
a.测量法。将装、刮配好轴瓦的连杆夹稳在虎钳上,且按规定力矩上好连杆螺栓,用量缸表配合外径千分尺测量出瓦孔直径。瓦孔直径一轴颈直径一径向间隙。其中要考虑失圆度在内,而各机型轴瓦与轴颈的径向间隙均有具体规定。
b.铅丝、铜皮法。铅丝法是在轴承与轴颈间放一直径为轴承标准间隙约2倍的铅丝,按规定力矩旋紧轴承盖后,再取出铅丝,用千分尺测量其厚度即为轴瓦与轴颈的径向间隙。经验证明:有些齿轮更换后,虽配合间隙符合要求,但由于啮合不好,往往噪声很大,必须走合一段时间才能消除。铜皮法:用长约30mm,宽约10mm,厚度与标准间隙相同(取小值)的铜皮(四周角应做成圆口,使用时应涂上一薄层机油)放于轴承和轴颈间,按照规定扭力旋紧轴承盖螺栓用手扳动曲轴或飞轮,若扳不动,表示轴瓦与轴颈的径向间隙过小;若感觉有阻力不能轻易扳动,但取出铜片后又能以轻微力量即可转动,即表示合适;若无阻力或转动过松,即表示轴瓦与轴颈的径向间隙过大。如果间隙过大或过小,可以用增减垫片的方法加以调整。
c.经验检查法。增压方法按照驱动增压器所用能量来源的不同,基本的增压方法可分为三类:机械增压系统、废气涡轮增压系统和复合增压系统三类。其方法是:在轴瓦上涂一薄层机油,然后装在轴颈上,按规定力矩拧紧连杆螺栓,用手使劲甩动连杆,如轴瓦合金为巴氏合金即镍基合金,可依靠连杆本身的惯性转动1/2、1圈;若轴瓦合金为铜铅合金(俗称铜瓦),能转动1、2圈;若轴瓦合金为铝基合金(俗称铝瓦),能转动2、3圈,同时再握住连杆小端,沿曲轴轴线方向拨动,应没有松旷感觉即为合适。
④连杆大端端隙的检查当连杆轴瓦全部刮配好以后,还要对连杆大端的端隙进行检查,连杆大端的侧面与曲轴臂之间的间隙不能过大,一般为0.1、0.35mm。如果超过0.5mm时,应在连杆大端的侧面堆焊铜或挂一层轴瓦合金予以修复。
废气涡轮增压器的拆卸
在拆卸前可将压气机壳、中间壳及无叶涡壳三者的相互位置做好标记,以便在装屺时安装到原始位置。拆卸过程按如下步骤进行。
①分别松开压气机壳、无叶涡壳与中间壳上的固紧件,取下两只壳体。若两只体与中间壳配合较紧时,可用橡胶或木质槌沿壳体四周轻轻敲打,取下壳体时要细心,不能使壳体在轴线方向上产生倾斜,以免碰上压气机及涡轮叶片的部分或碰毛壳体相应的内侧表面。
②将涡轮转子轴和叶轮出口处六角凸台夹在台虎钳上,识别或做好自锁螺母、涡轮转子轴及压气机叶轮相互位置的动平衡标记。为了保证密封,每个气门和气门座都要配对研磨,研磨后气门不能互换。松开自锁螺母并将其拧下,将压气机叶轮从涡轮转子轴上轻轻拔出。若拔不出,则可将附有转子的中间壳从台虎钳上取下后,倒置过来,将压气机叶轮部分浸没在装有沸水的盆内,稍待片刻后即可将叶轮从转子轴上顺利取下。
③取出压气机叶轮后,用手托住涡轮叶轮,把附有涡轮转子轴的中间壳从台虎钳上取下置于工作台上。用手轻轻压涡轮转子轴在压气机端的螺纹中心孔端面,取出涡轮转子轴。取出转子轴时应十分小心,切不可将转子轴上螺纹碰及浮动轴承内孔表面。
④用圆头钳取下中间壳内压气机端的孔用弹性挡圈,并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