厂房或仓库的哪些场所或部位应设置排烟设施?
厂房或仓库的下列场所或部位应设置排烟设施:1) 人员或可燃物较多的丙类生产场所,丙类厂房内建筑面积大于300平方米且经常有人停留或可燃物较多的地上房间。2) 建筑面积大于5000平方米的丁类生产车间。3) 占地面积大于1000平方米的丙类仓库。肺通气功能测定表明接触电焊尘可引起电焊工一定程度的肺通气功能损伤,FVC、FEV1。4
熔喷车间排气除尘设备安装

厂房或仓库的哪些场所或部位应设置排烟设施?
厂房或仓库的下列场所或部位应设置排烟设施:1) 人员或可燃物较多的丙类生产场所,丙类厂房内建筑面积大于300平方米且经常有人停留或可燃物较多的地上房间。2) 建筑面积大于5000平方米的丁类生产车间。3) 占地面积大于1000平方米的丙类仓库。肺通气功能测定表明接触电焊尘可引起电焊工一定程度的肺通气功能损伤,FVC、FEV1。4) 高度大于32m的高层厂房(仓库)内长度大于20m的疏散 走道,其他厂房(仓库)内长度大于40m的疏散走道。
排烟除尘之粉尘的危害
一般认为,空气动力径在10μm以上的尘粒大部分沉积在鼻咽部,10μm以下的尘粒可进入呼吸道的深部。而在肺泡内沉积的粉尘大部分是5μm以下的尘粒,特别是2μm以下的尘粒。进入肺泡内粉尘空气动力径的上限是10μm,这部分进入到肺泡内的尘粒具有重要的生物学作用,因为只有进入肺泡内的粉尘才有可能引起肺尘埃沉着病。进入肺泡内粉尘空气动力径的上限是10μm,这部分进入到肺泡内的尘粒具有重要的生物学作用,因为只有进入肺泡内的粉尘才有可能引起肺尘埃沉着病。
对粉尘发生源治理及个人防护
消除或减弱粉尘发生源:
在工艺和物料方面选用不产生粉尘的工艺,选用无危害或少危害的物料,是消除或减弱粉尘危害的根本途径,即通过工艺和物料选用消除粉尘发生源。例如用树脂砂替代铸造型砂,用湿法生产工艺代替干法生产工艺(如水磨代替干磨、水力清理、电液压清理代替机械清理、使用水雾电弧焊刨等)。排烟除尘之粉尘的危害一般认为,空气动力径在10μm以上的尘粒大部分沉积在鼻咽部,10μm以下的尘粒可进入呼吸道的深部。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