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板片材质
不锈钢:指耐空气、蒸汽、水等弱腐蚀介质和酸、碱、盐等化学浸蚀性介质的钢,又称不锈耐酸钢。实际应用中,常将耐弱腐蚀介质的钢称为不锈钢,而将耐化学介质的钢称为耐酸钢。两者在化学成分上存在一定差异,前者不一定耐化学介质腐蚀,而后者则一般均具有不锈性。不锈钢的耐蚀性取决于钢中所含的合金元素。
耐腐蚀机理:铬是不锈钢获得耐蚀性的基本元素,当钢中含铬量达到12%
采暖板式换热器型号
关于板片材质
不锈钢:指耐空气、蒸汽、水等弱腐蚀介质和酸、碱、盐等化学浸蚀性介质的钢,又称不锈耐酸钢。实际应用中,常将耐弱腐蚀介质的钢称为不锈钢,而将耐化学介质的钢称为耐酸钢。两者在化学成分上存在一定差异,前者不一定耐化学介质腐蚀,而后者则一般均具有不锈性。不锈钢的耐蚀性取决于钢中所含的合金元素。
耐腐蚀机理:铬是不锈钢获得耐蚀性的基本元素,当钢中含铬量达到12%左右时,铬就与腐蚀介质中的氧作用,在钢表面形成一层很薄的氧化膜( 自钝化膜Cr2O3),极难溶于水,可进一步阻止氧与铁腐蚀。同理,破坏钝化膜Cr2O3 就意味着破坏其腐蚀能力。
另外腐蚀介质中的卤族元素(像水中常见的氯离子)在一定条件下也能替换掉Cr,所以不锈钢在一定条件下也会生锈,在含酸、碱、盐的介质中也会被腐蚀,。因此不锈钢抗腐蚀能力的大小是随其钢质本身化学组成、加互状态, 使用条件及环境介质类型而改变的。不锈钢在水中腐蚀主要是由于水中氯离子引起的。
不锈钢中其余添加元素也均发挥不同作用。像Mo会在一定程度上抵消氯离子引起的腐蚀,但是也有一个适用范围。
板式换热器与壳管式换热器比较
重量轻。板式换热器的板片厚度仅为0.4~0.8mm,壳管式换热器的换热管厚度为2.0--2.5mm,壳管式的壳体比扳式换热器的框架重得多,板式换热器一般只有壳管式重量的1/5左右。
价格低。采用相同材料,在相同换热面积下.板式换热器价格比壳管式约低40% ~60%。
制作方便。板式换热器的传热板是采用冲压加工,标准化程度高,并可大批生产,壳管式换热器一般采用手工制作。
容易清洗。框架式板式换热器只要松动压紧螺挂,即可板开板柬,卸下板片进行机械清洗,在需要经常清洗设备的场合使用十分方便。
热损失小。板式换热器只有传热板的外壳板暴露在大气中,因此散热损失可以忽略不计,不需要保温措施。而壳管式换热器热损失大,则必需保温。
容量较小。是壳管式换热器的10% ~20%。
单位长度的压力损失大。由于传热面之间的间隙较小,传热面上有凹凸,因此比传统的光滑管的压力损失大。
不易结垢。由于内部水流湍急,不易结垢,其结垢系数仅为管式换热器的1/3~1/10。
板式换热器采用密封垫密封,工作压力一般不宜超过2.5MPa,介质温度应250~C以下,否则有可能泄漏。
由于板片间通道很窄,一般只有2—5mm,当换热介质含有较大颗粒或纤维物质时,容易堵塞。
换热器广泛应用于冶金、电力、电子、矿业、石油、化工、装备机械、食品、、船舶、建筑供热及供冷等领域。
建筑采暖与空调领域
1、中、高温供热系统(120℃-220℃):
燃煤燃气间接连接供热系统;
垃圾发电及生物质燃料供热系统;
热、电、冷三联产系统;
低温核供热系统;
太阳能供热系统(末端散热器供水温度85℃)。
2、低温冷、热源系统(50℃-110℃):
地源热泵系统;
水源热泵系统;
污水源热泵系统;
海水源热泵系统;
余热利用系统(末端风盘供水温度50℃,地板埋管供水温度40℃)。
3、夏季制冷空调系统(0℃-7℃):
电制冷间接连接空调系统;
吸收式制冷间接连接空调系统;
冰蓄冷或水蓄冷空调系统;(末端风盘供水温度5-8℃,地板埋管供水温度18-23℃)。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