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合氯化铝(Polyaluminium Chloride) 简称PAC。
通常也称作净水剂或混凝剂等,它是介于ALCL3 和AL(OH)3 之间的一种多羟基,多核络合体的阳离子型无机高分子絮凝剂,固体产品外观为黄色粉末,化学通式为[AL2(OH)NCL6-NLm].(式中,1≤n≤5,m≤10) ,其中m代表聚合程度,n表示PAC产品的中性程度。且易溶于水,有较强的
聚合氯化铝供应商

聚合氯化铝(Polyaluminium Chloride) 简称PAC。
通常也称作净水剂或混凝剂等,它是介于ALCL3 和AL(OH)3 之间的一种多羟基,多核络合体的阳离子型无机高分子絮凝剂,固体产品外观为黄色粉末,化学通式为[AL2(OH)NCL6-NLm].(式中,1≤n≤5,m≤10) ,其中m代表聚合程度,n表示PAC产品的中性程度。且易溶于水,有较强的架桥吸附性,颜色通常呈黄色或浅黄色固体。该产品有较强的架桥吸咐性能,在水解过程中,伴随发生凝聚,吸附和沉淀等物理化学过程。还可以理解成两个大的同号胶粒中间由于有一个异号胶粒而连接在一起。
一、产品类别:
依据产品生产工艺的不同分为:
(1)滚筒干燥型聚合氯化铝(2)喷雾干燥型聚合氯化铝
滚筒干燥聚合氯化铝又分为:
(1)自然沉淀型聚合氯化铝——顾名思义就是在一次和二次沉淀池不经人为因素采用自然沉淀的方法。
(2)板框压滤型聚合氯化铝——此工艺是通过板框压滤机过滤,使所生产的聚合氯化铝各项指标都优于自然沉淀型。
喷雾干燥型聚合氯化铝主要是由压力式雾化的工作原理所决定的,使这一干燥系统有它自己的特点。由于压力式喷雾干燥所得产品是多孔微粒状或空心微粒状,采用压力式喷雾干燥,多以获得颗粒状产品为目的,所得颗粒状产品具有优良的防尘性能和流动性能。由于产品和水之间有较大的接触面积,因此润湿性能比粉状产品好,净化水的速度明显高于粉状产品,经压力式喷雾干燥的产品都有具独有的特点。目前,国内工业用水,城市给水,污水处理需求絮凝剂用量巨大,但城市污水处理率还较低,,要求在水费中增加污水处理费,增强全民的环保意识。
聚合氯化铝的包装和储存方法
聚合氯化铝的使用方法方法及包装储存:1、讲固体产品与常温水按1:2.5-1:3(重量比)混合搅拌约30分钟,药品完全溶解后,家30-40倍的清水稀释或根据所需浓度稀释呈液体后使用(源水浊度越大,二次稀释加清水越多)。 2、源水浊度在100-500mg/L时,投加量为5-10mg即每千吨水投量为5-10Kg。用前根据水质特性进行小试,选出值,然后投用、 3、产品包装为内衬塑料袋,外层为塑料复膜编织袋,每袋重量为25公斤。重庆冠强化工公司生产高质量聚合氯化铝,货真价实,诚邀与您合作。 4、存储于阴凉、干燥处、防止日晒雨淋。
重庆市冠强化工有限司从工艺、技术力量到检测设备,均属同,创建至今始终坚持以科技为先导,坚持精益求精的产量方针。【应用范围】:随着人们对水质要求的提高,我厂根据我国南北各地、高温高蚀、低温低蚀、兼含藻类及微量化学物质的原水水质监测档案材料,采取调整配方,改进工艺等方法,聚合硫酸铁厂家研制出了聚合氯化铝的系列产品:聚合氯化铝、碱式氯化铝、三氯化铁、硫酸铝、复合铁等。这个机理可解释非离子型或带同电号的离子型高分子絮凝剂能得到好的絮凝效果的现象。

聚合氯化铝固体好还是液体好?
聚合氯化铝是一种无机高分子混凝剂,被简称为聚铝,英文缩写为PAC,在形态上又可以分为固体和液体两种。近年来,液体PAC因其显著的效果越来越倍受关注和广泛使用。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客户会选择液体PAC呢
1.使用方便。传统固体PAC存在搬运、储存、溶解等工序,而液体PAC只需要用泵打入储罐就可以直接使用,极大的方便使用者,节省工作时间。
2.节约成本。固体PAC需要搬运、储存、溶解,相应地增加叉车、库房、溶解罐、人工等管理成本,投资较大。而液体PAC只需有相应的储罐即可,节约了大量人工及场地费用。

3.效果显著。根据新工艺生产的液体PAC具有反应快、矾花大、沉降快、浊度低等特点,可以保障使用效果。液体PAC可以根据原水水质定制化生产适应原水水质的液体PAC,所以可以解决客户使用过程中存在的不同问题。它们一方面按照本身固有的规律转化形态,同时与水中的杂质相互作用。而固体PAC一般为批量生产,很难根据客户使用情况进行调整,所以有些客户选择了很多的固体PAC,依然解决不了自己遇到的问题。
4.质量稳定。液体PAC会根据客户的实际情况调制配方,固定了生产工序,生产产品盐基度和铝含量都比较稳定,客户使用储罐内液体药剂,只需分析一次就可以确定这一批次产量情况。而固体PAC只能采取抽样分析药剂成分及净水实验效果。
5.安全省心。液体PAC一般清澈透明,杂质很少很少,因为液体可以直观看到产品外观,而客户一般比较关心的重金属问题,也可以根据一些简单方法初步判断。一般固体PAC因成本及工艺原因,可能存在重金属超标,不溶物偏多等问题,溶解后使用可能不安全及杂质较多,容易堵塞设备、管道、阀门,给设备维护带来诸多不便。在过去的十几年当中,湿部化学的主要发展趋势是造纸过程由酸性向中、碱性环境的过渡,而近些年来,另一种发展趋势是在造纸湿部广泛使用各种各样的化学添加剂及添加系统。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