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法脱硫的适用性
氨法脱硫的适用性
电厂脱硫技术的选择原则:
1、脱硫技术相对成熟,脱硫,能达到环保控制要求,已经得到推广与应用。
2、脱硫成本比较经济合理,包括前期投资和后期运营。
3、脱硫所产生的副产品是否好处理,0好不造成二次污染,或者具有可回收利用价值。
4、对发电燃煤煤质不受影响,及对硫含量适用范围广。
5、脱硫剂的能够长
脱硫泵价格

氨法脱硫的适用性
氨法脱硫的适用性
电厂脱硫技术的选择原则:
1、脱硫技术相对成熟,脱硫,能达到环保控制要求,已经得到推广与应用。
2、脱硫成本比较经济合理,包括前期投资和后期运营。
3、脱硫所产生的副产品是否好处理,0好不造成二次污染,或者具有可回收利用价值。
4、对发电燃煤煤质不受影响,及对硫含量适用范围广。
5、脱硫剂的能够长期的供应,且价格要低廉
氨法烟气脱硫工艺
工艺流程
含二氧化硫烟气通过锅炉引风机进入预洗塔的底部,与洗涤水逆流接触,清出烟气中的灰尘,然后烟气经均布器升入浓缩段利用烟气热量提浓脱硫液,烟气温度降至50℃~60℃,再进入脱硫塔吸收段。在吸收段,烟气与氨水液充分接触反应,吸收掉绝大部分的SO2,经除雾器除雾成为净化烟气,通过脱硫塔顶部烟囱排放。液相吸收剂氨水经氨水泵送入脱硫塔,吸收烟气中的SO2生成亚硫酸铵,生成物在脱硫塔底部(有的在塔外氧化)氧化段被空压机鼓入的空气氧化成硫酸铵溶液。⑹在泵的吸入管处装一段可拆卸的短管或伸缩节其长度应足以拆开泵盖和更换易损件以便于泵的检修。部分硫酸铵溶液打入洗涤浓缩段,一方面烟气冷却,同时自身水分得到蒸发,形成固含量约为5%~10%的硫酸铵浆液。
技术和经济性
氨法脱硫工艺虽然起步晚,但也已经成熟。相对于石灰石-石膏法脱硫工艺来说,氨法脱硫可较容易实现98%以上的脱硫效率,并可与SCR等脱硝工艺共用氨供应系统等,且副产品硫酸铵利用价值相对较高,经济效益明显,逸氨量控制技术需要完善,否则氮氧化物会破坏大气。通过大量、值的副产品生产,氨法烟气脱硫可以获得卓越的投资效益。通过大量、值的副产品生产,氨法烟气脱硫可以获得卓越的投资效益。
催化剂及副产品处理与利用
氨法以氨为原料,其形式可以是液氨、氨水和碳铵。目前我国火电厂年排放二氧化硫约1000万吨,即使全部采用氨法脱硫,用氨量不超过500万吨/年,供应完全有保证。公司愿以一0流的技术、一0流的产品、一0流的服务,热忱与国内外各界同仁,设计院、研究所、进行广泛的经贸与技术合作,为广大客户提供泵类精品。氨回收法脱硫装置的运行过程即是硫酸铵的生产过程,每吸收1吨液氨可脱除2吨二氧化硫,生产4吨硫酸铵。
适用范围:处理脱硫量大,适用范围广,设备较简单,即可满足大型电厂的使用要求,也更容易实现旧锅炉的改造,可大幅提高脱硝效率。

脱硫泵产品特点
脱硫泵产品特点
产品特点:
脱硫泵是一种能适应各种不同的工况条件的泵,如输送酸、碱性清液或料浆;冶炼行业各种腐蚀性矿浆;硫酸行业各类稀酸;环保行业各类污水等。该泵既耐腐蚀又损,使用范围十分广泛。具有如下特点:
结构说明
泵头部分(包括前后泵壳、蜗壳、前后护板、叶轮等)结构不同外,其余部分结构相似,采用同一系列的传动部分,下面按泵头部分,轴封部分及传动部分,分别叙述其结构特点。
泵头部分
GMZ型系列泵为双泵壳结构,即前泵壳、后泵壳和带有可更换的过流部分(包括叶轮、蜗壳、前护板、后护板)。前后泵壳根据工作压力,采用灰铸铁或球墨铸铁制造,垂直中开,用螺栓连接,后泵壳有止口与托架用螺栓连接,泵的吐出口可按八个角度旋转安装,叶轮前后盖板带有背叶片以减少泄漏,提高泵的寿命及效率。另外,由于“气蚀”、“抽空”、“窝气”等现象出现,泵的震动、轴向窜动等现象也加剧,国产脱硫循环泵的这种具体工况,进口机械密封不能很好适应,经常出现摩擦副断裂,造成机械密封失效。各型泵进口均为水平方向,从传动方向看泵为顺时旋转。

脱硫泵
1材料
今朝解决烟气脱硫耐侵蚀问题有两年夜技术方案。
脱硫工艺系统对材质的耐侵蚀、性两个方面的特殊要求,各制造厂家对材质的研究标的目的有两种方案,一种是以制造蚀泵产物的材质向、耐侵蚀的材质标的目的成长;另外一种是以制造耐侵蚀化工泵产物的材质向、耐侵蚀的材质标的目的成长。
其一:双泵壳结构的橡胶内衬技术。橡胶具有优1秀的耐侵蚀、性,是轮回泵的理想材料,脱硫系统中浆体各类化学物资对橡胶一般不起作用,还能减轻水力冲击引发的噪音,橡胶内衬比金属轻便,便于维修、安装。
其二:双泵壳结构的金属内衬技术和单壳结构的金属泵。
A.双壳结构的金属内衬采用耐侵蚀、损的A49合金材质,A49合金材质具有优1秀的耐侵蚀性能,同时硬度较高,因而具有优1秀的损性能。
B.单壳结构的金属泵采用双相不锈钢,双相不锈钢具有优1秀的耐侵蚀性能,但其硬度比A49合金材质低,其损性能不及A49合金材质。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