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1)必须搞好环境卫生与消毒,舍间通风良好,饲养密度适当,减少应激因素,选用优良消毒液,如百、菌毒王等及时进行消毒。(2)同时进行药物预防和免疫注射。以发病鹅分离的菌株制备的多价苗为佳。使用适宜本区域的,其效果也很好。(3)平时对公鹅要逐只检查,将外生殖有病公鹅,及时淘汰,以防传播。(4)依据现地分离菌株的药敏试验,选用药物和预防。也可用痢特灵口服,每只25毫克混料,
大鹅苗养殖技术

防治:(1)必须搞好环境卫生与消毒,舍间通风良好,饲养密度适当,减少应激因素,选用优良消毒液,如百、菌毒王等及时进行消毒。(2)同时进行药物预防和免疫注射。以发病鹅分离的菌株制备的多价苗为佳。使用适宜本区域的,其效果也很好。(3)平时对公鹅要逐只检查,将外生殖有病公鹅,及时淘汰,以防传播。(4)依据现地分离菌株的药敏试验,选用药物和预防。也可用痢特灵口服,每只25毫克混料,连用3—4天。
2.5.2 加强育成期的饲养管理
在此期以青饲料为主,分群后适当补给精料,补料量据鹅体重大小确定,对偏重的鹅减少精料喂量,相反则增加喂料量。淘汰弱小僵鹅。做好鹅群的放养与调教,在平时喂料应吹口哨,让鹅形成条件反射。放牧时一个人在前吹口哨开道并撒饲料,另一个人在后面用竹竿驱赶直到进入牧区。回舍时同样如此 反复训练几天便可。在放牧区内放置一些盛洁净水的饮水器,供给 充足的饮水。管理要精心、做到“五勤”:勤观察鹅跑出鹅舍的先后,弱者或病者往往留在后边;勤观察粪便是否正常:补料时勤观察鸡的精神状态,弱者或病者吃食的动作迟缓;勤在晚上听鹅的呼吸,确定是否有病;勤注意观察平常食量的变化。通过上面“五勤”做到有病早预防,病鹅早隔离。
1.4 防疫不合理
由于许多养鹅户还按着传统的散养模式饲养,对防疫程序及的正确使用还认识不够,易漏掉某种疫病,如小鹅瘟、鹅痘、禽霍乱等;或使用的方法、剂量、时间不正确,造成免疫失败,成活率低。
1.5 饲养管理粗放
1.5.1 不重视育雏的温度
在育雏时掌握不好雏鹅对环境的要求。一般农户育雏时舍内温度、湿度过低,或温度忽高忽低,注意保温但不重视通风换气,同时密度过大。结果造成温度过低出现压死鸡现象,鹅生长缓慢,呼吸道疾病伴随发生,不但增加了死亡率,还影响了鹅的生产性能。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