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汽锅炉的结构特点
1、蒸汽锅炉本体焊接:主焊缝均采用的埋弧自动焊工艺,保证焊接质量。所有主焊缝均按照《蒸汽蒸汽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的要求进行的射线探伤,按Ⅱ极合格标准。
2、蒸汽锅炉本体采用卧式内燃全湿背三回程结构。
3、蒸汽锅炉的前、后烟箱的密封均采用耐高温的石棉石墨材料制造,密封可靠,保证蒸汽锅炉在微正压条件下运行时烟气不会泄漏。
4
冷凝余热蒸汽锅炉加盟
蒸汽锅炉的结构特点
1、蒸汽锅炉本体焊接:主焊缝均采用的埋弧自动焊工艺,保证焊接质量。所有主焊缝均按照《蒸汽蒸汽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的要求进行的射线探伤,按Ⅱ极合格标准。
2、蒸汽锅炉本体采用卧式内燃全湿背三回程结构。
3、蒸汽锅炉的前、后烟箱的密封均采用耐高温的石棉石墨材料制造,密封可靠,保证蒸汽锅炉在微正压条件下运行时烟气不会泄漏。
4、螺纹烟管:在蒸汽锅炉的第二回程对流受热面,我们采用了螺纹烟管,有利于高效传热。热水锅炉因其工作压力低、无需水位监督和控制,因而其结构较为简单、运行维护方便、制造简便。强化传热,使蒸汽锅炉热,1根螺纹管等于2.4根光管。流体在管内流动时,在靠近管壁的流体流动速度很低,管壁处存在这1流体称为边界层,在烟气向管外的水传热时的几个串联热阻中,边界层热阻较大,但边界层很薄,只要对边界层稍加扰动,如在普通管内壁向里压出一个凸台,扰动边界层,热阻就会大大降低,螺纹烟管就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
5、为使系统更加节能,采用了给水连续调节,避免水泵频繁启动。在二、三回程烟管间留有宽水空间,保证锅内水的自然循环畅通。
6、本体安全装置:在蒸汽锅炉的转向室后部设置了内置式防爆门,使蒸汽锅炉点火及运行时,若炉内出现燃气爆燃时:及时泄压,防止炉膛爆燃,安全可靠;由于内置,起跳后不会伤人。
蒸汽锅炉如何操作?
1 范围
本操作规程适用于蒸汽锅炉的操作。
2 内容
2.1 蒸汽锅炉是高压容器的工艺设备,操作工必须熟知锅炉的结构,性能和设计说明,并经技术操作考试合格获得操作1证方能独立操作,当班必须穿戴整齐劳保品。
2.2 点火前,应对锅炉各部件----显示仪、电气回路、阀门、旋塞、管道、水面计、泵体、喷咀和各种安全装置等按程序进行检查,确认无异常和漏泄情况下方可起动。
2.3 封闭入孔应事先检查确认烟道、炉膛无人及异物方可进行。
2.4 起动后,按程序做好下列各项检查确认工作:水面计;给水装置的动作;低水位切断动作;压力开关动作;压力比例控制器动作;安全阀的动作。
2.5 锅炉运行中应定期排污(原则上每班一次),排污时,禁止用手锤或其物具敲击开启排污阀,每班冲洗水位表一次。
2.6 锅炉运行时,操作工不许离岗位,应按时进行巡视检查(一般半小时检查一次,一小时作一次检查记录)。
2.7 巡视检查应戴上手套,不能用赤手摸触导热部件,观察炉膛燃烧情况要戴上防护镜。
2.8 遇到警报有不鸣、不息或自控警报失灵,经现场处理无效或无法处理时应立即停炉,并及时报告领导处理。
2.9 凡有下列情况之一应立即停炉处理
a) 汽压上升超过极置,虽加强给水,安全阀已排除蒸汽,但压力仍继续上升。
b) 严重缺水
c) 水位迅速下降(虽给水,但仍下降)
d) 水位表、压力表、安全阀等其失灵。
e) 炉墙损坏,大量冒烟
f) 给水设备失灵。
g) 炉体接缝处漏水,钢板变形,起泡或发现裂纹。
h) 锅炉满水经放水仍不下降。
i) 烟道后部发现有严重燃烧或其它危极操作人员安全时。
j) 蒸汽锅炉内突然发生严重的汽水共腾或炉体剧烈振动。
2.10 需要进入炉内检修时,必须停炉冷却到室温并充分换气后方可进行,在紧急情况下必须采取强制冷却和隔热等措施应经领导批准方可进行,并有专人负责安全监护工作。
2.11 链条锅炉运行时,其汽压、风压、温度不得超过规定压力。
2.12 不经许可不许任意拆除或毁坏安全阀,运行中安全阀不能自动排除蒸汽时,应及时报告领导用人工提起安全阀排汽,并检修好。
2.13 当一般缺水时,应立即进行“叫水”检查,如系严重缺水时,应立即停火停炉停止进水,如系不严重的缺水,可缓慢、少量进水,但要严格监视各种仪表的变化。
2.14 当停炉停火时,在气压降到零位前,司炉工不得离开岗位。
2.15 炉渣要定时清理,集中堆放。
2.16 必须检查确认锅炉系统各种仪表、警报、安全装置完好、正确、灵敏方可交接班。
3 记录
3.1 《司炉工交接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