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合金的热处理工艺点解纯铜粉
热处理:残余应力值(kg/mm2)渗碳后880-900度盐浴加热,260度等温40分钟-65渗碳后880-900度盐浴加热淬火,260度等温90分钟-18渗碳后880-900度盐浴加热,260度等温40分钟,260度回火90分钟-38从测试结果可以看出等温淬火比通常的淬火低温回火工艺具有更高的表面残余压应力。随着扛氧化技术的提高,铜粉导电涂
点解纯铜粉
铜合金的热处理工艺点解纯铜粉
热处理:残余应力值(kg/mm2)渗碳后880-900度盐浴加热,260度等温40分钟-65渗碳后880-900度盐浴加热淬火,260度等温90分钟-18渗碳后880-900度盐浴加热,260度等温40分钟,260度回火90分钟-38从测试结果可以看出等温淬火比通常的淬火低温回火工艺具有更高的表面残余压应力。随着扛氧化技术的提高,铜粉导电涂料在导电涂料领域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等温淬火后即使进行低温回火,其表面残余压应力,也比淬火后低温回火高。
因此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即渗碳后等温淬火比通常的渗碳淬火低温回火获得的表面残余压应力更高,从表面层残余压应力对疲劳抗力的有利影响的观点来看,渗碳等温淬火工艺是提高渗碳件疲劳强度的有效方法。
渗碳等温淬火为什么能获得更大的表层残余压应力其主要原因有两个:
一个原因是表层高碳马氏体比容比心部低碳马氏体的比容大,淬火后表层体积膨胀大,而心部低碳马氏体体积膨胀小,制约了表层的自由膨胀,造成表层受压心部受拉的应力状态。
而另一个更重要的原因是高碳过冷奥氏体向马氏体转变的开始转变温度(Ms),比心部含碳量低的过冷奥氏体向马氏体转变的开始温度(Ms)低。这就是说在淬火过程中往往是心部首先产生马氏体转变引起心部体积膨胀,并获得强化,而表面还末冷却到其对应的马氏体开始转变点(Ms),故仍处于过冷奥氏体状态,具有良好的塑性,不会对心部马氏体转变的体积膨胀起严重的压制作用。黄铜色泽美观,有良好的工艺和力学性能,导电性和导热性较高,在大气、淡水和海水中耐腐蚀,易切削和抛光,焊接性好且价格便宜。随着淬火冷却温度的不断下降使表层温度降到该处的(Ms)点以下,表层产生马氏体转变,引起表层体积的膨胀。但心部此时早已转变为马氏体而强化,所以心部对表层的体积膨胀将会起很大的压制作用,使表层获得残余压应力。
而铜合金在渗碳后进行等温淬火时,当等温温度在渗碳层的马氏体开始转变温度(Ms)以上,心部的马氏体开始转变温度(Ms)点以下的适当温度等温淬火,比连续冷却淬火更能保证这种转变的先后顺序的特点(即保证表层马氏体转变仅仅产生于等温后的冷却过程中)。机械法机械法就是借助于机械力将大块金属破碎成所需粒径粉末的一种加工方法。当然渗碳后等温淬火的等温温度和等温时间对表层残余应力的大小有很大的影响。
渗碳层与心部马氏体转变的先后顺序对表层残余应力的大小有重要影响。如渗碳淬火的残余应力一般在表面压应力较低,zui大压应力则出现在离表面一定深度处,而且残余压力层较厚。渗碳后的等温淬火对进一步提高零件的疲劳寿命具有普遍意义。此外能降低表层马氏体开始转变温度(Ms)点的表面化学热处理如渗碳、氮化、qing化等都为造成表层残余压应力提供了条件,如高碳钢的氮化--淬火工艺,由于表层,氮含量的提高而降低了表层马氏体开始转变点(Ms),淬火后获得了较高的表层残余压应力使疲劳寿命得到提高。
又如qing化工艺往往比渗碳具有更高的疲劳强度和使用寿命,也是因氮含量的增加可获得比渗碳更高的表面残余压应力之故。
此外,从获得表层残余压应力的合理分布的观点来看,单一的表面强化工艺不容易获得理想的表层残余压应力分布,而复合的表面强化工艺则可以有效的改善表层残余应力的分布。如渗碳淬火的残余应力一般在表面压应力较低,zui大压应力则出现在离表面一定深度处,而且残余压力层较厚。铁基、铜基粉末是粉末冶金工业的基础原材料,它的产量、决定着粉末冶金工业的发展。氮化后的表面残余压应力很高,但残余压应力层很簿,往里急剧下降。如果采用渗碳--氮化复合强化工艺,则可获得更合理的应力分布状态。因此表面复合强化工艺,如渗碳--氮化,渗碳--高频淬火等,都是值得重视的方向。
点解纯铜粉
纯铜粉-黄铜性质点解纯铜粉
黄铜以锌为主要合金元素的铜基合金,因常呈黄色而得名。所述的烷氧基硅完选自四甲氧机硅完、四乙氧基硅完以及它们的混合物。黄铜色泽美观,有良好的工艺和力学性能,导电性和导热性较高,在大气、淡水和海水中耐腐蚀,易切削和抛光,焊接性好且价格便宜。常用于制作导电、导热元件,耐蚀结构件,弹性元件,日用五金及装饰材料等,用途广泛。
一般来说,黄铜的切削加工性能优于紫铜(紫铜容易粘刀);在非切削加工方面,紫铜的变形抗力较小,更容易成形。紫铜就是纯铜,纯铜的颜色是桔红色或玫瑰红,但是暴露在空气中会被氧化成紫色,所以叫紫铜。某些粉末冶金制品的性能几乎和粒度直接相关,例如,过滤材料的过滤精度在经验上可由原始粉末颗粒的平均粒度除以10求得。黄铜是Cu-Zn合金,含铜80%左右。硬度比紫铜大,但是导电、导热性差。
铜粉的基本性质
铜基粉体小编来给你介绍下铜粉的理化特性。
主要成分:纯品。
外观与性状:带有红色光泽的金属。
熔点(℃):1083;
沸点(℃):2595;
相对密度(水=1):8.92;
引燃温度(℃): 700(粉云);
电阻率:1.7×10-8 Ω·m2/m(20℃);
溶解性:不溶于水。
铜陵铜基粉体科技有限公司是集雾化铜粉及铜合金粉体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民营科技型企业。主导产品为纯铜粉、铜锡合金粉、铜锌合金粉等5个系列,产品应用性能良好。如想了解更多铜粉的相关信息,欢迎致电铜基粉体详询。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