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益到场的推行中,必须给予改善行为合理的奖励与回报,而且要迅速、简单明了。固然要核算改善带来的财务回报,但很多员工渴望的不是要求按照财务回报的百分比来获得回报。其实,更多时候
,他们要的就是一种价值的认可。以财务为中心的传统价值管理,就是一种忽视了员工价值的管理,员工价值等同了财务价值。因此,改善行为想到的不是员工价值的体现,而是核算财务价值。
对于精益到
精益道场基地
精益到场的推行中,必须给予改善行为合理的奖励与回报,而且要迅速、简单明了。固然要核算改善带来的财务回报,但很多员工渴望的不是要求按照财务回报的百分比来获得回报。其实,更多时候
,他们要的就是一种价值的认可。以财务为中心的传统价值管理,就是一种忽视了员工价值的管理,员工价值等同了财务价值。因此,改善行为想到的不是员工价值的体现,而是核算财务价值。
对于精益到场推行部门来说,考虑的是5S,目视,TPM……但一个员工的绩效却是产量,那么员工有没有责任每天进行5S呢他所在部门的主管和领导以往衡量他能力的指标里没有5S,推行精益到场后
,还是没有5S,他为什么要遵守呢这时候的精益到场就处于类似道德的尴尬局面,你执行了就是道德高尚,你不去做也没有什么了不起。那为什么要做呢甚至到后,在人事部制定的工作职责里,
就没有精益到场这条,那员工当然不愿意了。
现场成本核算内容包括到场成果和到场消耗两个方面,具体经济指标有产量、质量、设备利用率、原材料、动力、能耗、工时利用、安到场指标等。目前,企业现场到场成本核算大多数是采取“三比、两找、一落实”的方法。所谓“三比”,就是本班组本期实际同计划指标(或承包指标).定额相比,本期实际同上期完成情况比,本期实际情况同兄弟班组相比。所谓“两找11,就是找原因,找经验教训。所谓“一落实11,就是把改进的有关工作措施逐一落实到现场人员和各个岗位上,并做到“千斤重担众人挑,人人肩上有指标”。
精神上精诚团结
坚持以人为本,把行为科学和企业文化原理运用到到场现场管理中,以现场团队精神为核心,做到精诚合作、精诚团结,努力培养和造就一批现场人,是企业到场现场管理的主要精神宗旨。一是要理顺思想矛盾,增强现场凝聚力。根据现场人员的思想实际,采取各种有效形式,进行思想教育,坚持说服教育和疏导教育相结合,物质奖励和精神鼓励相结合,解决思想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二是要树立团队精神,增强现场战斗力。
每个岗位、每个到场环节要树立局的观点,服从于到场现场整体优化和整体到场过程顺利进行的指导思想,在统一目标的指导下,相互配合、相互协调、通力合作,做到心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三是要建设现场文化,增强现场形象力。大力加强到场现场文化建设,树立现场人物典型,以榜样弓}路,培养积极向上、健康活泼的现场精神和良好的思想道德情操,创造文明到场现场,提高现场整体形象。
精益到场3年的推行当中,感触很深。作为企业的创业者、以及精益到场的直接推动与实施者,既必须从角度思考精益的价值,又必须从管理者的角度看精益的推行。在这当中,改变难的还是自己,是自己对企业的使命与价值以及对员工在企业中角色的重新思考。
精益到场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精益之行还需要在以上这些精益思想、原则和准则的指导下学习和实践一些有用的工具和方法,比如工业工程(IE)、价值流图分析、柔性到场线建立、缩短作业转换时间、拉动式连续“一个流”到场、5S、QC七工具、统计质量控制、防差错技术、TPM等等。学习以及基于对本国和本企业特点认知基础上的实践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您必须有耐心。
我们也发现,一些公司管理层对精益到场有过高的期望,希望它像一样,短时间能学会应用,进而解决公司所有的问题。有些管理层认为,只要学上一招半式的精益工具和手法,就能使公司变成了精益的公司,就能无往不利了。
为了让大家对精益思想有正确的认识,不至于迷失方向,我们认为系统性地导入精益思想是必要的,即必须考虑:
1) 导入精益到场系统的指导原则;
2) 建立精益到场系统的架构;
3) 建立精益到场系统的步骤和方法;
4) 建立精益到场系统所使用的工具。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