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合理密植。银杏早期生长较慢,密植可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单位面积产量。一般采用2.5 ×3m或3 ×3.5m株行距、每亩定植88株或63株,封行后进行移栽,先从株距中隔一行移一行,变成5×3m或6×3m株行距,每亩44株或31株,隔几年又从原来行距里隔一行移植一行,成5×6m或6×7m株行距,每亩定植22株或16株。
(3)选择苗木的规格。良种壮苗是银杏早实丰产的
24公分银杏苗木价格
(2)合理密植。银杏早期生长较慢,密植可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单位面积产量。一般采用2.5 ×3m或3 ×3.5m株行距、每亩定植88株或63株,封行后进行移栽,先从株距中隔一行移一行,变成5×3m或6×3m株行距,每亩44株或31株,隔几年又从原来行距里隔一行移植一行,成5×6m或6×7m株行距,每亩定植22株或16株。
(3)选择苗木的规格。良种壮苗是银杏早实丰产的物质基础,应选择高径比50:1以上,主根长30cm,侧根齐,当年新梢生长量30cm以上的苗木进行栽植。此外,苗木还须有健壮的顶芽,侧芽饱满充实,无病虫害。

银杏树的原产地
银杏树的原产地就是,在3.45亿年前,银杏树曾经在欧洲,亚洲和美洲都有普遍分布,但是在50万年前都灭绝了,只有有少量银杏树幸存了下来,现在世界各地的银杏树都是从我国引进的,我国无论是从银杏树的栽培面积和银杏果的产量方面都是世界。在我国多地发现银杏树,比如浙江的天目山和有名的神农架都发现古银杏群,都不是人工繁殖的,是自然繁衍的。

银杏古树名木是大自然赋予人类的珍贵遗产,不仅是的自然和历史景观,而且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也是人类历史社会发展的佐证,对探索自然地理环境变迁、植物区系发生和发展规律,以及监测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研究人类历史文化也具有重要价值。是世界上银杏资源丰富、分布广泛的。据调查,浙江天目山、湖北大洪山、四川和湖北交界处的神农架、安徽和河南交界处的大别山有少量自然状态下的状态的银杏群落,云南、贵州、广西等地的边远地区的山区也有自然零星生长的银杏,而银杏树的分布则遍布绝大多数省份。据不完全统计,共有近30万棵银杏古树名木,分布于21个省(自治区)和4个直辖市的300个左右的县(市)区。如河北的抚宁,甘肃的康县,江苏的泰兴、邳州,安徽的金寨,山东的郯城,浙江的临安,贵州的福泉等县(市),均有银杏古树分布。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