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程序规定》第十一条规定,环保总局受理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后, 认为需要进行技术评估的, 由环境影响评估机构对环境影响报告书进行技术评估,组织评审。评估机构一般应在30日内提交评估报告,并对评估结论负责。第十二条规定环保总局主要从建设项目是否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相关规划,是否符合产业政策和清洁生产标
准, 是否满足相应环境功能区划和生态
环评代理公司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程序规定》第十一条规定,环保总局受理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后, 认为需要进行技术评估的, 由环境影响评估机构对环境影响报告书进行技术评估,组织评审。评估机构一般应在30日内提交评估报告,并对评估结论负责。第十二条规定环保总局主要从建设项目是否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相关规划,是否符合产业政策和清洁生产标
准, 是否满足相应环境功能区划和生态功能区划标准或要求,是否符合排放标准,是否满足污染物总量控制要求, 拟采取的生态保护措施能否有效预防和控制生态破坏等这几个方面进行审查。实际建设项目对于环境影响的技术分析部分是由环评机
构组织来完成,其独立性、客观性和真实性必然会引起公众的质疑。
环评公司在编制环评报告过程中与业主沟通不到位。有些环评公司甚至直接套用同类型项目环评报告模板,业主根本不知道环评报告具体内容是否符合本项目的实际。例如:生产设备与设计产能不匹配,实际建设过程中设备数量大于环评设计数量,造成的后果轻则由业主向环评审批部门写出书面说明,重则业主需要重新履行环评审批文件手续,甚至因“批建不符”而被处罚。
环评公司不能只追求环评报告终能不能通过评审。为了能通过评审,一些环评公司在环境影响预测过程中不考虑项目建设和企业以后生产运行的实际,以化的预测结果降低排放总量,以便于顺利通过评审和生态环境部门的审批。
( 1)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在保护环境和促进经济发展方面发挥的作用主要体现在预测作用、降低风险、指导社会经济发展和保护环境。
( 2) 环评制度的发展经历了引入期、建设期、发展期、成熟期和问题高发期五个阶段。
( 3) 环评项目审批中,应重视各项污染物的排放标准,在环境敏感区加强公众参与调查,经济合理选择污染设施方案,给出项目替代方案,加强企业和环评编写单位的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建设。
( 4) 应从推进简政放权、建立环评信息网络查询平台、完善环评审批监督制度、有区别地选择参与评审等方面推进环评审批的深化改革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