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畜牧业的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影响其转型的因素,除行情之外有着三大重要的系统因素:
一是资金问题,外资、内资、合资、国有企业等在养殖行业的博弈,资本的介入等;
二是养殖结构、模式、规模、企业整合等;
三是养殖业及其关联产业的环境问题,即生物安全和食品安全问题,这是比较难解决的问题,恰恰也是未来养殖业的经济增长点。因此,行情虽然重要,但不是决定养殖业成功与否的因素。
三个问题要问自己,现在的市场真的有那么差吗?还有人在赚钱吗?目前畜牧业的市场到底是由谁操纵?从微笑曲线看,所有的人都喜欢做两端,一是大的研发,二是大的。养殖业应着眼于环境、疫病、营养这三大领域的研发,这应该是未来更长一段时间的机遇和空间。
一 环境与生产的相互关系养殖业对环境有很大影响,的养殖环境有很多值得改观的地方。猪及鸡粪便中饲料的有机成分、营养成分的流失,就是养殖业对环境污染的较好描述。不同品种的动物,不同养殖方式当中,通过粪便排到体外的三大营养素——粗蛋白、粗脂肪、粗纤维,较低的达到5%,较高可达20%。采用生物技术让粪便中少排5%三大营养因素,另外改造优化饲料结构,让鸡少吃5%,再多吸收5%,就会减少15%。少吃多长,既节约成本,又会改善环境。提高饲料中营养物质的吸收和利用,减少饲料中营养物质的排放和流失,既改善了环境,同时也是养殖业新的重大经济增长点之一。有机物通过发酵之后,对环境中的水源、作物等并不是完全没有污染。通过发酵到底能不能解决所有问题?当下养殖业循环经济的效益是否较低?蛋白质、脂肪、粗纤维在发酵的同时,可以采用多种酶制剂进行酶解,解决环境污染,同时提高养殖业循环经济的效益。动物体外发酵与酶解技术,就是除了发酵以外,要用酶解技术将蛋白质、脂肪、纤维素三大营养素在体外预消化37%~42%。此外,环境对养殖业的影响越来越大。要建立养殖业小环境、微环境中海陆空立体化、数字化描述和评估的系统及方法。在建立评估和描述的基础上,进一步采取海陆空式的技术、设置、操作,对养殖环境进行立体式的空间检测、评估和消毒。
二 种源疫病控制饲料的高度全价与高生产、高生长速度的遗传育种是造成机体抗病力低下不可忽视的两大重要原因!遗传育种使所有动物的生长和生长性能逐渐变大。养殖业不解决种源的问题,疾病问题永远得不到解决。种源好,鸡才会好养。如果祖代、父母代鸡有疾病,那商品鸡也无法养好。利用生物技术提高种源动物的非特异性能是较好、较廉价的手段,也是未来养殖重要的经济增长点之一,有很多产品都能够提高动物非特异性。这些产品能提高机体特异性能,对于动物疫病的防控,它不是处于位,而是后面一道屏障。五年之后,年养殖规模一万、两万的蛋鸡、种鸡等小型养殖企业将不复存在,存留的将全是大型的祖代,父母代养殖企业。随着养殖业真正意义上的规模化产业转型,养殖企业对于种源的关注度要远远高于成本,这是必然,所以“种源经济”也必然是养殖业全产业链的重要经济点之一!
未来十年养殖业的利润空间与效益增长点集中在饲料工业的直接生产成本,较为突出的成本是蛋白与能量成本,较有效的手段是将生物技术植入饲料工业,较为可行的办法是利用生物技术改善饲料,提高动物的饲料营养代谢能力,降低饲料生产成本!
(作者:胡经理 来源:山东赛普农牧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