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整输送带的跑偏
a、在头部输送带的跑偏,调整头部传动滚筒。调整好后将轴承座处的定位块焊死。此时驱动装置可以不再跟随移动;
b、在尾部输送带跑偏,调整尾部改向滚筒或螺旋拉紧装置,调整好后将轴承座处的定位块焊死(垂直拉紧尾架);
c、在中部输送带跑偏,调整上托辊(对上分支)及下托辊(对下分支),当调整一组托辊仍不足以纠正时,可继续调整几组,但每组的偏斜角度不
斜角清扫器
调整输送带的跑偏
a、在头部输送带的跑偏,调整头部传动滚筒。调整好后将轴承座处的定位块焊死。此时驱动装置可以不再跟随移动;
b、在尾部输送带跑偏,调整尾部改向滚筒或螺旋拉紧装置,调整好后将轴承座处的定位块焊死(垂直拉紧尾架);
c、在中部输送带跑偏,调整上托辊(对上分支)及下托辊(对下分支),当调整一组托辊仍不足以纠正时,可继续调整几组,但每组的偏斜角度不宜过大。
d、在局部地区局部时期的跑偏,用调心托辊可以自动调整解决;
e、若上述办法仍不能消除跑偏,则应检查:输送带接头是否平直,必要时应重接;机架是否倾斜;给料方向是否合适;导料槽两侧的橡胶压力是否均匀。
f、上述调整,应在输送机空载和满载时反复进行,使输送带至托辊边缘有0.05B(B为带宽)左右的余量为准。
潍坊旭阳机械本着“不断,为顾客提供满意的产品和服务”的宗旨,竭诚欢迎中外客人光临惠顾!

皮带输送机班间维修内容:、
经常注意观察减速器或电动滚筒的油面指示器,及时添加润滑油;及时更换转动不灵活的或轴向窜动量大与2mm的托辊辊子,在经过维修后才能继续使用;开关的立辊与输送带带边垂直,且保证带边位于立辊高度的1/3处。 清扫器、卸料器、导料槽的橡胶板磨损后应及时调整;清理粘结在托辊和滚筒表面上的物料;清理受料段及输送机走廊上的撒落物;观察输送带表面的剥落情况,及时修补。
皮带输送机传动滚筒:
传动滚筒是传递动力的主要部件。本系列传动滚筒根据承载能力分轻型、中型和重型三种。滚筒直径有500、630、800、1000mm。同一种滚筒直径又有几种不同的轴径和中心跨矩供设计者选用。 轻型:轴承孔径80~100mm。轴与轮毂为单键联接的单幅板焊接筒体结构。单向出轴。中型:轴承孔径120~180mm。轴与轮毂为胀套联接。 重型:轴承孔径200~220mm。e、若上述办法仍不能消除跑偏,则应检查:输送带接头是否平直,必要时应重接。轴与轮毂为胀套联接,筒体为铸焊结构。有单向出轴和双向出轴两种。传动滚筒表面有光钢面,人字形和菱形花纹橡胶覆面。小功率、小带宽及环境干燥时可采用光钢面滚筒。人字形花纹胶面摩擦系数大,防滑性和排水性好,但有方向性。菱形胶面用于双向运行的输送机。用于重要场合的滚筒,采用硫化橡胶覆面。用于阻燃,隔爆条件,应采取相应的措施。1小传动滚筒直径D按下式选取:D=cd,mm式中d—芯层厚度或直径,mm; c—系数,棉织物=80,尼龙=90,聚酯=108,纲绳芯=145。滚筒轴承座全部采用油杯式润滑脂润滑。


皮带输送机托辊间距:
托辊间距应满足两个条件:辊子轴承的承载能力及输送带的下垂度,托辊间距应配合考虑该处的输送带张力,使输送带获得合适的垂度。 1大下垂度: hmax=g(qG+qB)a/8Fo 式中hmax-两组托辊间输送带的1大下垂度,m;a-托辊间距,m;qG-物料质量,kg/m;qB-输送带质量,kg/m;Fo-该处输送带张力,N; 稳定工况下的下垂度应限制在1%以内。a本系列承载分支托辊间距见表12。b回程分支托辊间距:2.4~3m。 c凸弧段托辊间距:一般为承载分支托辊间距的1/2,还应验算输送带合力的附加载荷是否超出所选 托辊的承载能力。 d落料处缓冲托辊间距:根据物料的松散密度、块度及落料高度而定。一般按承载分支托辊间距的 1/2~1/3。因在运输过程中物料与输送带一起移动,故磨损小,物料的破碎性小。当松散密度较大,落差较高时可取1.2~1.5倍辊径。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