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面肥施肥有诀窍
叶面肥施肥有诀窍,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 品种选择
尿素、磷酸二氢钾、过磷酸钙、硫酸钾、草木灰浸出液及一些微肥等用作叶面施肥效果较好,而含氯离子、易挥发及难溶性肥料如碳铵、氯化铵,钙镁磷等不宜选用。
二 浓度适宜
一般来说,施用浓度尿素0.3%~0.5%、磷酸二氢钾0.3~0.5%、0.2~0.4%、硫酸钾0.5%、硫酸铵0.2%~0.
氨基酸液肥
叶面肥施肥有诀窍
叶面肥施肥有诀窍,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 品种选择
尿素、磷酸二氢钾、过磷酸钙、硫酸钾、草木灰浸出液及一些微肥等用作叶面施肥效果较好,而含氯离子、易挥发及难溶性肥料如碳铵、氯化铵,钙镁磷等不宜选用。
二 浓度适宜
一般来说,施用浓度尿素0.3%~0.5%、磷酸二氢钾0.3~0.5%、0.2~0.4%、硫酸钾0.5%、硫酸铵0.2%~0.3%、硼砂0.1~0.2%、硫酸锌0.1~0.4%。 不同作物使用浓度会有所不同,蔬菜类浓度稍高些,果树类浓度稍低些。不少农户往往只将肥料溶液喷布在叶片正面而忽视叶背面,收效往往不理想。 注意:一般情况下浓度不可以随意加大,以免造成肥害。
三 充分喷洒
肥液要充分搅拌,喷洒要均匀,不能漏喷,也不要在同一喷施过程中重复喷洒。 以肥液将要从叶面下但又未流下时很佳,一般亩用肥液50~75公斤。
四 喷洒次数
叶面施肥次数不可过少,可连续喷2~3次,每次间隔7~10天,效果更佳。
五 施肥时间
在潮湿的天气里进行喷施效果较好,保证叶片湿润30~60分钟。很好在早晨10点前或者下午5点后喷洒,无风的阴天可以全天喷施。
六 选择关键期
不同作物对各种肥料的要求时期不同,要灵活掌握。如水稻、小麦、玉米等禾本科作物可在齐穗期、灌浆期喷施;油菜、花生、芝麻等宜在始花期喷施等等。 另外,在作物出现某种缺素症状时,要及时补充喷施相应的营养元素。
七 喷施部位
肥液应重点喷在作物的幼嫩茎叶上;双子叶植物应尽量多喷背面;单子叶植物两面都喷,以正面为主。
八 合理混用
将两种或两种以上肥料混合喷施能提高肥效;肥料和混用可提高工效。 注意:不能将碱性与酸性以及会发生反应的肥料或混用。 九 添加活性剂 肥料中加入少量活性剂(如中性肥皂、洗衣粉、有机硅助剂等),可以降低肥料溶液的表面张力,增加与叶片的接触面积,增强喷施效果。在盐渍化土壤上,土壤施肥可能使土壤溶液浓度增加,加重土壤的盐渍化。

蔬菜喷施叶面肥有哪些效益?
目前叶面肥具有较高的增产效益。它可依据蔬菜作物不同生育阶段提供不同的喷施剂型,调控平衡养分需求,发挥增产效益。叶面肥投产比虽小,但净增值较高,属高投入高产出的一种新型叶面肥剂型,具有一定效益优势。
蔬菜生产的终目的是丰富“菜篮子”的需求,提高菜农收人。因而,通过科学合理的施肥措施,提高产量、,创造更高的经济效益,显得尤为重要。净增值和投产比可知,蔬菜叶面肥净增值平均为8121.26元/hm2、从投产比来看,分别为1:87.3和1:192.9,而投产比分别为1:1723.6、1:1047.7和1:1547.0。类叶面肥的投产比比叶面肥高出许多倍,而净增值却相反,说明是一种高投入,高产出的叶面肥,更符合菜农对经济效益的追求。辣椒和黄瓜在营养生长盛期需氮较多,磷、钾的吸收相对较少。进入生殖生长期对磷、钾的吸收激增,而氮的吸收量则略减。如果后期氮过多而磷、钾不足,则茎叶徒长,花期推迟,产量和均受影响,反之前期氮不足则植株矮小。对辣椒和黄瓜的增产效应为16.9%和18.0%。速测肥料是否可以混合使用,可各取其一点放在少许水中,如混合后溶液均匀没有任何反应时,可以混合使用。而高乐,的增产效应为12.2%和16.9%。说明在叶面肥的使用上,依据各生育期,针对性地选择剂型,有利于提益。基于剂型革一,养分含量有限增产幅度相对较小。启示我们在蔬菜生产中施肥不仅要根据不同的生育期和生理特点采取与之相适应的施肥措施达到平衡施肥的目的,根据所种植的蔬菜类型,选择适宜的叶面肥剂型。
辣椒和黄瓜均属果菜类蔬菜作物,生长期较长,产量高,但根量少,入土浅,自身吸收养分的能力相对弱一些。因此在栽培中,除必须创造良好的土壤环境外,采取叶面施肥是当今蔬菜生产获得高产、的又一主要措施。
螯合剂对叶面肥有什么影响?
螯合剂种类对叶面肥的稳定性影响(正交试验显示叶面肥稳定时间的极差)。对不同螯合剂组合比较分析知,EDTA、柠檬酸螯合剂组合效果,原因无疑在于含有配离子的溶液中加入另一种螯合剂,会使之生成另一种更稳定的配离子,这时即发生了配离子的转化。故在含有多种金属离子的溶液中,加入多种螯合剂的配离子稳定性更高。其次,本试验所含的阳离子微肥种类较多,所以加入2种或2种以上的螯合剂,有利于这些阳离子的保护和叶面肥溶液稳定性的增强。4、土壤通气性:柑橘属菌根系果树,需要疏松通透性能良好的土壤,才有利于苗根和其它有益微生物的活动。由实验知,就单一螯合剂而言,螯合效果以EDTA,柠檬酸次之,氨基酸差。其次,EDTA、柠檬酸组合螯合剂螯合效果优于EDTA、柠檬酸与复合氨基酸组合螯合剂,原因可能是由于不同金属元素与复合氨基酸螯合反应受pH值的影响表现不同所致。
分析知,螯合温度对叶面肥稳定性的影响显著性一般。实验研究发现螯合剂EDTA与柠檬酸从室温至70℃的螯合效果都可以,而复合氨基酸在70~90℃螯合效果较好。对于EDTA与柠檬酸螯合剂组合而言,从室温至70℃的螯合效果均可,但70℃时效果。通过表3LSR显著平准计算表得知,处理4、处理3的平均株产显著高于对照的平均株产。螯合时间的极差值是所有因素中的,说明叶面肥的稳定性受螯合时间的影响较小,其原因是在螯合剂种类与螯合温度等条件都适当的情况下,螯合剂与阳离子的螯合反应比较迅速,一旦反应完成延长反应时间就没有太大意义,故螯合时间0.5h即可。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