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单位及施工单位现场安全负责人应对现场监护人和作业人员进行必要的安全教育。至少包括有关安全规章制度;可能存在的危险、危害因素及应采取的安全措施;个体防护器具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事故的预防和自救知识;相关事故的经验和教训。
制定安全应急预案或安全措施,其内容包括作业人员紧急状况时的逃生路线和救护方法,监护人与作业人员约定联络信号,现场应配备的救生设施和灭
填料塔厂直销
基层单位及施工单位现场安全负责人应对现场监护人和作业人员进行必要的安全教育。至少包括有关安全规章制度;可能存在的危险、危害因素及应采取的安全措施;个体防护器具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事故的预防和自救知识;相关事故的经验和教训。
制定安全应急预案或安全措施,其内容包括作业人员紧急状况时的逃生路线和救护方法,监护人与作业人员约定联络信号,现场应配备的救生设施和灭火器材等。现场人员应熟知应急预案内容,在受限空间外的现场配备一定数量符合规定的应急救护器具(包括空气呼吸器、供风式防护面具、救生绳等)和灭火器材。在一台化工容器中,如同时具备两个以上的工艺作用原理时,应按工艺过程的主要作用来划分品种。出入口内外不得有障碍物,保证其畅通无阻,便于人员出入和抢救疏散。
当受限空间状况改变时,作业人员应立即撤出现场,并在入口处应设置警告牌,严禁入内,并采取措施防止误入。处理后需重新办理许可证方可进入。
在进入受限空间作业前,应切实做好工艺处理工作,将受限空间吹扫、蒸煮、置换合格;对所有与其相连且可能存在可燃可爆、有毒有害物料的管线、阀门加盲板隔离,不得以关闭阀门代替安装盲板。盲板处应挂标识牌。
对盛装过产生自聚物的设备容器,作业前应进行工艺处理,采取蒸煮、置换等方法,并作聚合物加热等试验。
进入受限空间作业,不得使用卷扬机、吊车等运送作业人员;作业人员所带的工具、材料须登记,禁止与作业无关的人员和物品工具进入受限空间。
在特殊情况下,作业人员可戴供风式面具、空气呼吸器,必要时应拴带救生绳等。使用供风式面具时,必须安排专人监护供风设备。
进入受限空间作业期间,严禁同时进行各类与该受限空间有关的试车、试压或试验。
发生人员中毒、窒息的紧急情况,抢救人员必须佩戴隔离式防护面具进入受限空间,严禁无防护救援,并至少有1人在受限外部负责联络工作。
作业停工期间,应在入口处设置警告牌,严禁入内,并采取措施防止人员误进。作业结束后,应对受限空间进行全面检查,清点人数和工具,确认无误后,施工单位和基层单位双方签字验收,人孔立即封闭。
化工设备基础的验收与处理
地基和基础是设备安装的“根基”,属于地下隐蔽工程。各地土质的不同,其勘察、设计和施工质量直接关系到设备的安危。实践已经证明,很多设备事故却与基础的质量有关,而且一旦出现地基基础事故,采取补救措施非常困难,因此,设备安装前对设备的基础进行严格检验是非常必要和又不可缺少的工作步骤。③检查介质进出管口、压力表和安全阀等连接管路是否有结疤和杂物堵塞以及有无冲刷伤痕。根据有关规定,基础的验收和处理应按下列顺序进行。
1.设备安装前,设备基础必须经交接验收,基础上应明显的画出标高基准线,纵横中心线,相应的建筑物上应标有坐标轴线设计要求进行沉降观测的设备基础应有沉降观测水焦点。
2.设备安装单位要按以下规定对基础进行复查
(1)基础的外观不应有裂纹、蜂窝、空洞、露筋等缺陷。
(2)基础外观及尺寸,位置等质量要求,应符合《钢筋混凝土工程施工验收规范》(GB 10-65)的规定。
(3)混凝土基础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周围土方应回填、夯实、整平、预埋的地脚螺栓螺纹部分应无损坏。
3.设备就位前,应按设计图样并依据有关建设物的轴线、边缘线、标高基准线复查设备的纵横中心线、标高基准线,并确定安装基准线。
4.设备就位前,基础表面进行修整。需灌浆的基础表面应凿麻面,被油污染混凝土应铲除,放置垫片处(至周边50mm)的混凝土表面应铲平,铲平位的水平偏差2mm/m。并按要求与垫片接触良好,预留地脚螺栓孔内杂物应清理干净。
(作者: 来源:)